你好医生我患有遗传高血压一年了,现在在吃伊泰青胶囊...

会员46026687 3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你好医生我患有遗传高血压一年了,现在在吃伊泰青胶囊,每天一粒。半年发现自己尿频尿急当时没太在意,最近尿频尿急又严重了,听朋友说吃前列康有效果。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你好医生我患有遗传高血压一年了,当时看医生时开了伊泰青,现在在吃伊泰青胶囊,每天一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伊泰青能和前列康混吃吗?有无副作用?谢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武沛 医生会员 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98379
问题分析:1,你好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只能说从药物稳定血压,降压药一般有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饮食低盐低脂做起,适当的运动
意见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平稳的药物治疗,低盐饮食,低脂肪 饮食.一定要禁烟 ,酒,避免情绪激动,服药要坚持.
有用0
关注
钱炳生 副主任医师 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卫生院药品保健品 一级甲等
擅长:全科专业,擅长疾病治疗及用药指导有相关经验
已帮助用户: 29678
问题分析:根据情况描述你很可能是高血压和前列腺炎,可出现血压高,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以同时服伊泰青和前列康,后者是纯中药制剂,一般无付作用,
意见建议:你好!建议你注意休息低脂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坚持锻炼身体,定期复查血压和前列腺,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也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需要积极注意控制体重、积极运动、保持精神不要过于紧张,这些对于高血压的控制都很有好处。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有遗传的可能,除了遗传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如果父母和直系亲属都有高血压,那子女就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而且有遗传的可能。高血压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平时吃高盐分的食物,多运动,多坐等;还可以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呋塞米等降血压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发病因素中它是遗传的,因此如家长患有高血压,其孩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患高血压,孩子也必然得高血压,这仅仅是几率倾向。
所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疾病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地在平时多一些关注,能建立好生活饮食、生活方式等标准,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积极防范的效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可清淡进食,勿食过咸、过腻之品,每天都要坚持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还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要保持一个正常的作息,这样才不会导致血压过高,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方面。其次是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特别是某些青年群体,尽可能地还要缓解生活压力,忌焦虑紧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是由基因、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和遗传方面的原因,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并且根据预测,在所有人中,至少20%-40%的血压变化是遗传所致。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是一种家族聚合症,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患高血压,一方患有高血压,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患有两种高血压,其孩子患有高血压会增大。单卵双生的血压比双卵双生同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机能,防止出现甲亢。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是家族的遗传因素,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高血压病人的家庭倾向性在人生的初期就已确立。
父亲和妻子患有高血压,其孩子的发病率为46%,而父亲和女儿患有高血压,孩子的发病率为28%,而父亲和女儿的血压则只有3%。通过对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已经成功地构建出了具有遗传性的高血压大鼠,经过几代的繁衍,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100%。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并非一种传染病,而是一种遗传的疾病。
在临床上,一般会推荐服用一些降压的药,一旦发现是继发高血压,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出现了高血压,可能是肾上腺占位引起的。也有人会出现高血压,例如青春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等,这些人平时都会感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和作息不规律,要想稳定血压,首先要调节好心情、规律作息,否则会导致肾动脉狭窄,从而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