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9个月,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3天来腹...

会员43329791 9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患儿,男,9个月,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3天来腹泻,大便15-20次/日,蛋花汤样,伴低热4.患儿,男,9个月,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3天来腹泻,大便15-20次/日,蛋花汤样,伴低热,偶有呕吐。1天来尿少,6小时来无尿。查体:T38.2℃,精神萎靡,口干,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凉,BP64/40mmHg,血清钠135mmol/L。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该患儿的临床诊断?
本病例主要护理问题?
主要护理措施?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慧 哈医大二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遗尿症,佝偻病,儿童学习能力障碍,小儿厌食症,多种...
已帮助用户: 1339
问题分析:根据孩子的情况孩子应该诊断为腹泻病,中度脱水(最少是中度
意见建议:急性腹泻 (1)急性期禁食: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静脉补液 (2) 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要慎用。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 (4)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软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建议观察孩子大便的情况是否正常,也可能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注意休息,应该避免太紧张,也可以少食多餐,少量补水,如果伴随大便异常的情况,还是建议选择大便常规检查看看是否有炎症的感染的,注意卫生。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时间长不排大便,只要和胃炎情况有关,如果是混合喂养妈妈吃的东西尽量多吃青菜水果,平常都顺时针揉揉宝宝肚子,只要腹软,吃喝正常。可以暂时不用处理。妈妈多吃蔬菜水果,配合吃点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人工喂养婴儿是指四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采用配方奶粉或其他兽乳,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也要一样保证正常的喂养时间,温度,方式和喂奶量,同时要注意宝宝体内缺乏的因素要及时补上。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胃食管反流患儿通过以下方法来喂养。
一.以稠厚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可在牛奶中添加谷物类食物一起喂养。
二.避免食用碳酸类饮料和高脂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降低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增加胃酸。
三.可以用滴管和勺子喂养低脂牛奶给无法吸吮的孩子。
四.进食后,要适当活动,不要马上入睡。
建议清淡饮食,并注意宝宝饮食卫生,饭前洗手,餐具不和他人混用,避免病原菌的接触。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着孩子肠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可增加鸡、鸭、猪等的动物血以及瘦肉糜、鱼泥、猪肝泥、鸡肝泥等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调入米粉。注意1周岁以内不要添加任何调味品。辅食添加要点: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软到稍硬。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孩发育落后通常不是营养跟不上。
儿童发育滞后是指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理解、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落后,而不是指身体的发育。身体发育缓慢,属于营养不良型,或者是生长激素不足引起的矮小。儿童发育不良是指儿童的发展行为,包括运动、智能等。通常与营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长期的营养不足会造成儿童的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发育功能的改善。但营养与生长发育没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儿童虽然营养不足,但也有贫血的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发育不良。发育不良并不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或发育不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