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型、室缺型、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均能自我康复,但需要长期随访,并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有较大的缺陷,可采用介入或外科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有肺动脉阻塞、肺静脉异位引流症、大血管转移等并发症,有可能伴随着体能下降、心力衰竭、出现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阻塞等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一般情况下,婴儿心脏杂音有生理性杂音和病理的心源性杂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病理性的杂音主要是由心前区的鼓风状的,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如果有此类的声音,需要及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一般属于轻微的先天性心脏病,经过细心的治疗,可以自行关闭。其次,一些孩子会出现生理上的噪音,心脏听诊会出现类似于吹风状的声音,但通常是3级以内的,而且心脏B超也没有异常,不排除是先天性心脏病。
一般情况下,先天性室缺的婴儿会有哭的倾向。这是因为室缺期的宝宝,心脏的射血机能失常,导致了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从而造成了大脑缺氧,出现了头晕、头疼等情况,同时还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宝宝还很年轻,无法表现出自己的悲伤和不舒服,所以需要用哭泣来表现。因此,先天性室缺的宝宝会有更多的啼哭。如果能去三甲医院,按照先天性室缺的婴儿的情况,按照病人的情况,及时进行手术,不适症状消失后,先天性室缺的婴儿也会减少哭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愈好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绝大多数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都能治好。对于极轻度的房缺型或室缺型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可以不进行任何的处理,也可以自行治愈。单室单瓣膜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能治愈,只能进行外科手术。不过,有些法洛四联症这种较为棘手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进行,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的根除。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是:生长发育差,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得肺炎,心脏变大,会导致窒息,呼吸短促,进食困难,咳嗽,运动耐力下降,易疲倦,蹲伏,口周及手指指甲呈青紫色,在运动或哭泣时加剧,长期缺氧可形成杵状指。一些轻度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能是无临床表现,只是在体检中出现了一些杂声或者是做了B超检查后才会出现。
一般情况下,新生婴儿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晕厥等。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因此出现以上的症状,需要尽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是否有心脏结构异常的现象。家长平时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还需适当带宝宝出门活动,能够促进宝宝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