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检查出核黄疸,核黄疸高达678μmol/L.请问还能....

会员35636583 5天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新生儿检查出核黄疸,核黄疸高达678μmol/L.请问还能治吗?治好后的后遗症有多少几率?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采用过新生儿换血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小孩用换血术好不好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建和 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内科临床及教学。
问题分析:您好!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
意见建议:你好,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建议提早开奶,病理性到医院光照疗法或中医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建国 医师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崩漏,痛经,妊娠小便淋痛
已帮助用户: 211312
指导意见:宝宝长时间黄疸会影响以后的智力发育。可到医院检查黄疸指数,血常规,如超标需要蓝光照射治疗,如正常则可以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 。
有用0
刘书勤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缺氧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特别...
已帮助用户: 93
问题分析:您好!治疗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做不同的治疗,每个人病情的时间长短、 有无并发症的不同,同时和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采用的不同的治疗技术和方法有关,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具体治疗情况。
意见建议:建议您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针对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核黄疸首先不是影响听力,具体内容如下:
核黄疸首先一般是对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影响。核黄疸可按其临床表现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出现的早期神经反应,如嗜睡、反应低下、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等。2.抽搐期出现了抽搐、角弓反张、双眼凝望、肌肉紧张度升高等症状。3.在康复期间,痉挛、抽搐、角弓反张会逐渐消失,婴儿的心理反映也有所改善。4.出现耳聋、手动徐动、牙齿发育不良、眼球动作异常等症状的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可以通过蓝光照射、血浆置换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当共供给新生儿足够的热量以及营养支持。如果核黄疸已经造成的不可逆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了较为明显的后遗症,还应当对新生儿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相关功能。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新生儿核黄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苯巴比妥:是一种肝酶的诱导剂,能引起肝细胞微粒体内的药物代谢酶,从而提高肝脏内的胆红素代谢,从而消除黄疸。
2、人血白蛋白: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从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二、物理治疗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简单、简便的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结合的方法,它可以改变胆红素的生成,从而将胆红素由脂溶性转化为可溶性,而不经过肝内的结合,经由胆汁或尿液排出。光疗法可以分为连续照射和不间断照射,其中450-460nm的光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因为蓝光的主峰在425-475纳米,所以常被视为人工照明最佳的光源。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足月儿早期症状是嗜睡,吸吮力差伴呕吐、肌张力下降,中期可出现肌张力增高、发热、抽搐、呼吸不规则。晚期出现角弓反张、眼球凝视、惊厥及死亡。早产儿,核黄疸不表现可认识的临床体征。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轻度的核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大部分可在4天后逐渐消退,不会引起脑瘫;重度的核黄疸发生在小儿出生时或数小时后,且症状较严重,可出现吸吮无力、呼吸困难、发热等表现,约90%的重度核黄疸难以治疗,即使个别重度的核黄疸通过治疗逐渐好转。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核黄疸不能受凉,可以喝点温开水,要及时的治疗,做好护理工作,以免身体免疫力低下,引起感冒,密切观察身体各项体征的变化,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母亲不要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