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红斑引发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复发。
硬红斑是一种在下肢或身体其它地方出现的红斑状结节,可形成溃疡和渗出,多见于年轻妇女,常伴有其它内脏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其皮损呈对称性,主要见于小腿屈侧,也可见于小腿伸侧,足,大腿,臀部,双上肢,出现红斑结节。局部结节破溃后会出现溃疡,不能出现干酪样物质,如果是在愈合的过程中,很容易留下萎缩性疤痕和色素沉着。硬红斑不会对内脏造成明显的伤害,但是病程很慢,反复出现,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春秋和寒冷的季节。
结节性红斑多发生皮下结节,可以呈对称分布,但一般仅限于下肢伸侧,不破裂,3-4周后可自行消失,愈合后不会出现萎缩性疤痕。全身症状较轻,没有任何器官损伤。由白塞氏病等其它系统性疾病引起的,会伴随相关病症的征兆。病理特征是间断性脂膜炎并伴有血管炎。
硬红斑多见于小腿屈侧中下部,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但会出现溃疡,不易愈合。组织病理学上以结核性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同时伴有明显的血管炎变化。通常需要进行一些治疗,比如抗痨。
腿肿即下肢浮肿、水肿,引起的原因有很多。肾性浮肿,心源性浮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局部性下肢浮肿。淋巴管受阻,导致体液进入组织间隙所致,入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淋巴管炎、丝虫病、盆腔或下肢肿瘤压迫静脉。可见,引起腿肿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必须到医院作全面检查。
双腿下肢浮肿的主要原因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大量血液逆流,血液淤积在腿部,进而造成下肢肿胀。人体下肢有两套血管系统,其中,动脉的主要作用是将血供应至下肢进行交换,再通过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最后进入心脏进行血液交换。但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易使其丧失阻挡血液往回逆流的功能,易造成下肢肿胀。
应治疗动脉硬化、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这种现象的治疗方案也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发展来决定的。主要是看病人的下肢血液的循环,可以按照医嘱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
季节性双腿出现红斑,可以采取口服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物质,调节身体情绪,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该病可能和季节性皮炎有关系,是一种随着局部环境气候变化,而出现的皮肤刺激现象,会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