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

会员2368064 51-65 已回复
我患高血压5年,一直口服复方硫酸双肼屈嗪片,每日2次,每次1片。近日舒张压升高到102,医生给我换了药,改服马来酸氨绿地平片,每日一次,一次一片,厄贝沙坦每日两次,每次一片。请问,我的血压正常后能不能只服其中一种药。谢谢。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保晖 威县贺营乡陈庄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174309
建议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一定要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有高血脂必须同时治疗啊.否则降压效果不好.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药如:心痛定.最好选择缓释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血压更平稳.多吃些果蔬是有好处的.
有用0
关注
王勇林 齐河县潘店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肺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54056
你好,建议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一定要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多吃些果蔬。建议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有用0
薛仕敬 医师 东联医院
擅长:妇科
已帮助用户: 36782
这是可以的,血压控制建议你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一定要要禁烟 ,酒,避免情绪激动 。
有用0
杜海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医院
擅长:
已帮助用户: 8303
您好,是可以的,但是药物治疗方面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自行的增减药物,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希望帮到您,祝您健康快乐。Ydw y
有用0
相关问答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二体受体阻滞剂等。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药物种类,结合临床症状,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只有控制血压稳定,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情况来选择。高血压患者按照医嘱服用以上药物后,通常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降压药,按药品种类,一般分为五大类别,ARB、ACEI、CCB、β受体阻断剂、阿尔法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等。
阿尔法受体阻断药目前并不常见,主要有利尿药之类的。利尿剂、ARB、ACEI、β受体阻滞剂、CCB。临床上根据患者血压高的水平、基础疾病以及合并的疾病来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从而使血压达标,有助于病情恢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有些食物是会对高血压药物有影响的,比如柚子,柚子会影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因此,如果高血压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建议不要食用柚子。高血压患者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喝浓茶和咖啡,要有规律的作息,不能熬夜。高血压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测量动脉血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规律,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威高血压常用的药物。
该病一般是指血液循环中的压力过高的病症,一般会影响血液循环,易导致颈部血液积压,引起疼痛不适的现象,还可能伴随有头胀、头疼的症状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需要到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定数量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降压药主要有六种。
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造成严重的病理变化,而中风、心肌梗死、肾衰竭、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长期高血压的发生也会对眼底造成损害。不同情况下的药物不同。目前,没有专门的有效药物治疗高血压。轻度I级高血压可通过饮食控制。无需立即用药。许多条件将得到改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药物品种繁多,每一种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一样的。
如利尿药会引起低血钾和高血钾症,而钙通道阻滞剂则是引起高肾性蛋白尿的原因之一。利尿类药物,有时会引起发生电解质紊乱,钙离子阻断剂不良反应以血管神经性之水肿为主。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引起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是心率变慢,此外还存在着对血糖有代谢影响。
对于这些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以及acer类和arb类药,其副作用以干咳为主。这些药中有些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衰。也有α受体阻滞剂,常见不良反应是体位性等低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