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右耳耳廓畸形,外耳道狭窄,鼓膜看不清。颞骨CT...

会员29240116 2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先天性右耳耳廓畸形,外耳道狭窄,鼓膜看不清。颞骨CT影像所见:右侧外耳道可见高密度影,左侧外耳道通畅,右侧乳突呈硬化型,蜂房密度增高。左侧乳突气房气化良好,鼓室内粘膜影未见增多,听小骨完整,鼓室壁骨质未见异常,双侧内耳结构显示清晰,双内耳道口无扩大。右侧慢性中耳乳突炎,有十年了。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14、15岁时分别做过右侧外耳耳廓再造手术两次,还需做第三次,至今没有做。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耿子芝 延庆县妇幼保健院精神科
擅长:抑郁
已帮助用户: 52492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主要考虑是要再次进行手术的。
意见建议:不必过于担心,及时正规的进行手术治疗就好,建议去专业的大型医院治疗,祝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耳廓畸形需要手术治疗,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手术应尽量争取在学龄前完成,婴儿耳廓畸形的种类有杯形耳、耳轮畸形、矫正治疗、治疗时间是两周左右,宝宝耳廓畸形好的治疗时间是出生后7-30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耳廓畸形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未能发现特殊的确定致病因素,从环境和遗传方面的研究都表明有多种因素可能会导致畸形的发生。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理化和心理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耳廓畸形:
1、孕初期感染致病性病毒:包括感冒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2、母亲患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
3、辐射及环境污染。
4、化学因素:怀孕早期使用激素类、磺胺类、部分中草药、抗病毒类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白霉素等抗生素。
5、孕期经常接触烟酒也是易感因素。
6、怀孕初期受到精神刺激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刘嘉锋主任医师整形美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已帮助用户:11
擅长:擅长面部年轻化手术(包括提眉、重睑、眼袋、面部提升及注射等),吸脂塑形及脂肪填充等美容手术。在耳廓整形与再造方面有深入的研究,首创经残耳切口双平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的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在国内外首次将光电脱毛技术应用于耳再造,再造耳外观好、疤痕轻、无需植皮。此外,在招风耳、杯状耳、耳软骨切取后继发畸形的治疗及不良再造耳的修复方面经验丰富。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耳廓畸形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阻碍胎儿的生长,从而造成身体的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第1鳃弓的生长率为15%,第二鳃弓为85%,胎儿1、2鳃弓的发育异常可导致外耳畸形,例如:小耳、招风耳、杯状、副耳等。当只有局部的软骨索条或突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外耳道的关闭和耳腔的异常,则必须进行外科治疗。耳朵外形不对劲,其它情况都是可以做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婴儿的耳朵出现有畸形,在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可以去正规医院美容科来进行校正。手术后,一般是要加强营养,多吃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来补充人体的蛋白质,促进伤口的恢复。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宝宝左侧颞骨骨折严重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可以根据孩子的头部CT片来判断颞骨断裂的情况。如果儿童只是一条直线的断裂,没有其它的器官损伤,则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可以对症进行处理,通常不严重。如果孩子是横行骨折,同时伴随着耳聋、脑脊液耳漏、耳道内出血、面瘫等情况,则会造成鼓室、内耳、面神经、颅底骨折等。这种疾病比较复杂,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就必须进行听力重建、面神经减压等外科手术,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儿童颞骨骨折根据骨折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比如纵型骨折,多由于颞部或者顶部受到撞击所致,骨膜未破时鼓室内积血,鼓膜呈蓝色,唾液中可带血。如脑膜破裂则有脑脊液耳漏,长期脑脊液耳漏引起脑膜炎。如果是横行骨折者,由于枕部受到暴力所致,出现内耳损伤重,耳蜗及半规管内常有出血,迷路受损时有较重的眩晕、恶心、呕吐。还有眼睑骨折,可能会发生弱视、上睑下垂睑裂变小、瞳孔扩大、副视、斜视、眼球运动受限等眼部症状。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