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显示面神经损伤侧动作电位幅值小于对侧的10%是重度,具体分析如下:
面神经运动电位的波幅、潜伏期、瞬眼反射潜伏期是诊断面瘫损伤的重要方法。面神经运动电位的幅度主要集中在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当面神经损伤一侧的动作电位幅度低于对侧10%时,就会被诊为严重的面神经损害。若不能引起瞬间眼反射,则潜伏期显著延长,表明面神经损害程度较高,预后不良。
早期可以用激素或者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一些表情肌的训练,比如抬眉、示齿、噘嘴、鼓腮等动作,还可以同时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包括在茎乳孔处给予超短波的无热量治疗,以改善神经的缺血性水肿。急性期后可以用红外线局部照射,以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减轻疼痛。恢复期时可以在局部加低中频的刺激治疗,有助于面部肌肉的主动收缩改善。
面部神经损伤,有疼痛感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这种方法能缓解疼痛,而且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次是用激素药物治疗,这种方法主要是减少渗出,还有水肿,有利于神经恢复,也可以减轻疼痛感。还需要给予神经药物。
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病变部位在一侧大脑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延髓束,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表现多为侧面部的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垂以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鼓腮和吹口哨时会漏气。进食食物残渣常滞留于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然淌下。在清晨洗脸、漱口时,一侧的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