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会员1952809 13-18 已回复
我的小孩12岁了,今年7月发现他不时的手脚和头情不自禁的抽动,在成都空军医院看了看,当时开了40天的药:碳酸钙咀嚼片、维生素A、D胶丸,现在药已吃完,但没什么效果。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杰波 医师 威县贺营乡陈庄村第一卫生室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老年便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 193735
朋友你好
建议到正规的儿童专科医院
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对于轻度患儿,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症状较轻者,在用药1-2个月左右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控制或消失。可根据专家临床诊断建议,进行巩固,避免复发;而对于重症者,一般为多部位抽动,病程较长者(一年或以上者),依专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2个月方可有效,治疗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巩固。
  在专家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应积极配合专家,不可对孩子打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有用0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中医按整体观及辩证论原则对本病进行病因、病理及症候分型,参照阴阳五行、营卫气血、舌脉象等制定治疗原则,有目的地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经络疗法等。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患儿体质,祛除病因,如忧郁所致的患者应辅以舒肝解郁法,使患者的性格变得开朗。
有用0
相关问答

传统中医对抽动症这一块有很深入的研究,归于慢惊风这一部分。从中医内治到中医外治,这两部分都有相应的一些策略。中医内治就是只吃中药,要求严格的辨证论治,相应的中药治疗。有一部分中成药,对症才能起效。外治这一块就是包括耳穴压豆、推拿还有体针。还有一部分人曾经报道,用一些药物做脐部敷贴也起一定治疗作用。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效果会更好。小儿抽动症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免疫因素、微量元素失衡因素、妊娠期异常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可以选择第一人民医院和附属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平时不要给孩子压力,尽可能多的关心,要控制玩电脑游戏、看电视或打手机的时间。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包括精神行为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还有一些物理治疗等,在治疗的过程中,精神性心理治疗始终贯穿在孩子治疗的过程当中,这其中包括家庭方面的宣教。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小儿抽动症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小儿抽动症也称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以多发性抽动、言语痉挛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障碍,其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其原因尚不清楚,其原因可能与基因、多巴胺神经传递素过量、多巴胺受体过敏性相关。轻度的患者不需要治疗,到了青春期就会慢慢的消失。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氟哌啶醇,可乐定,舒必利,奋乃静,卡马西平,安定等。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由于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和病情轻重,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短期小儿抽动症或轻微的长期抽动障碍孩子,可以通过精神疗法来进行心理疗法,对于严重的长期抽动障碍和小儿抽动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和精神疗法来进行。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硫必利、氟哌啶醇、可乐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比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
注意病情好转后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注意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