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今年68岁,2013年8月份得的脑梗塞,住了半个多月....

匿名 6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父亲今年68岁,2013年8月份得的脑梗塞,住了半个多月院,出院后一直吃药,现在恢复很好。主要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辛伐他汀滴丸、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这几种药,近期,鼻子老流血,请问如何治疗?如何调整药物?如果不吃阿司匹林行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住过半个多月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如何治疗?如何调整药物?如果不吃阿司匹林行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吕宪聪 医师 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擅长:精神病,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精神衰弱
  问题分析:

  你好,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

  意见建议:

  建议患者家属在选择医院治疗时,一定需要注意医院是否正规,治疗脑梗塞可否专业,这两点直接影响患者康复的关键性,同时多注意患者平时的身体清洁,多翻身以免造成褥疮后遗症。对于脑梗塞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来自北京脑病研究治疗中心研发的启动神经修复细胞疗法,该疗法是治疗脑梗塞目前最权威的方法。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塞有关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了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脑梗塞有关,而与单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无关。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梗是否严重与梗塞部位,梗塞面积等因素有关,若为脑干大面积梗死,则非常严重,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若为内囊梗塞,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昏迷,若为腔隙性梗死,则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塞需要忌口。饮食上忌高脂肪、高热量、辛辣刺激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针灸对脑梗死的治疗,尤其是伴有肢体瘫痪的病人,有明显的帮助,但是需要把握脑梗塞病人针灸治疗的时机,需要在脑梗塞病情平稳后,或者进入康复期的时候,进行针灸治疗。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塞患者发病后大多数人的寿命在三年到十年之间,但是也有一些人能够活20年,脑梗塞患者活5年的大概占62%,活6到10年的大概占20%,活11到15年的大概占15%,活15到20年的大概占3%,一般脑梗塞的病人如果是改变心态降低血脂,清淡饮食然后增加运动,还有改变心态调整心态,可以长期服用一些抗凝剂或者是营养血管的药物,定期的复查和检查,寿命是可以延长的。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塞最常见的后遗症为肢体偏瘫,即半身不遂,表现为手脚活动乏力、抬举困难、握拳无力、端碗无力,精细动作异常、语言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病情较重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肺炎、褥疮。部分患者表现为认知功能、记忆能力减退,出现明显的记忆力障碍。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