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医生

会员1818564 19-29 已回复
医生,您好!
我今年21岁,是一位在校的大学生,因为身体的问题总是很让我苦恼,希望可以得到你的帮助。
07年3月我左肺自发性气胸,治愈;08年1月右肺气胸,治愈。医生说我是运动过度导致的气胸。
08年1月气胸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当时医生说是长时间治疗的药物反应。
因为身体的问题,我也就不敢再剧烈运动了。
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谁知道气胸虽然治愈这么久,但是还是觉得精神状态很差,没有以前的活力。
今年4月份一个晚上觉得睡觉腰很疼,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右肾有小结石(0.2MM*0.3MM),医生说身体比较虚困,不适合排石,叫我平时多喝水注意饮食。上个月去复查了一下,小结石为0.3mm*0.3mm,还是没有服药。
前段时间觉得乏力,晚上睡觉畏寒,手脚热,尿频,中医医生说是肾虚,就调了10包中药。现在相对好些,但还是不尽人意。
现在暑假在家,发现自己每天都很疲倦,很容易累。最烦恼的是晚上睡觉觉得呼吸不是很顺畅,整个人都觉得很累,又一直都在做梦。白天也是很累。偶尔觉得左右侧胸部(侧位)痛了一下,然后就又不痛了。整天头晕晕似的,尤其是将脖子扭左扭右觉得更晕,很烦,不像一个年轻人,像是老了。
现在觉得最烦的是好像坐着呼吸都觉得不是特别顺畅,之前去复查气胸医生又说没事。
为什么我会成为这样?想以前的雄壮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真的很痛苦······
如今学习任务繁重,需要好好学习,却又因为身体的原因使我几乎疯了······
希望热心的医生能够帮一下我······帮我分析这是为什么······
临表涕零,不胜感激·······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邢晓杰 主治医师
擅长:内科传染科老年病以及其他学科
已帮助用户: 22891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建议在看内科医师的同时,也需要看精神心理医生,具体治疗由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有用0
相关问答

早射的危害表现为口苦咽干、小便黄赤、淋浊、阴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并长期伴有精神不振,神疲倦怠等,另外早泄还是家庭破裂的隐患。在性生活中,妻子往往感受不到性快感,长期不能得到性满足,将对性生活失去兴趣,最后导致对性生活的淡漠,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家庭破裂的隐患。

李玉涛主治医师外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专业擅长: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精子畸形、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囊炎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有可能是肠胃,不调和所造成的,可以给孩子揉一下肚子,看看是不是肚子里面,有积气不能排出所造成的等孩子把气排出之后可能就会好一些。调理一下胃肠,妈妈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油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这有可能是由于泌尿系感染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引起尿频尿急和腹部疼痛等症状。建议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温热易消化饮食很重要的,多饮水看看,可以服用药物治疗看看,对宝宝没有影响的,也可以到医院进行输注针剂治疗的。

李玉涛主治医师外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专业擅长: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精子畸形、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囊炎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身体虚弱,没有胃口吃饭,所以这一期间的饮食要以清淡和有利于消化吸收为主,孕妇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粥类的食物,例如小米粥等。坐月子期间的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勤清洁阴部,避免出现感染和发炎的情况。在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和油腻,尤其是对于母乳喂养的产妇来说,可以多喝一些汤水类,有利于增加母乳。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果是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的7-10天消退,而早产儿一般需要2-4周才能够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还需根据原因以及黄疸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黄疸消失的时间。有些病理性黄疸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短时间内就会消退,有可能不足1个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脐尿管瘘如果不合并下尿路梗阻,可以手术闭合瘘管,若合并下尿路梗阻,解除梗阻后,再手术闭合瘘管。如果脐尿管两端闭塞,中间有死腔存在,就形成了脐尿管囊肿。脐尿管囊肿应该手术切除。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