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医生给我开了:地巴唑,泼尼松,氯化钾溶液,胃舒平,还有...

会员2 26 已回复
面瘫后医生给我开了:地巴唑,泼尼松,氯化钾溶液,胃舒平,还有一种类B12的肌肉注射药及B1。大约是10的用药量。
注射用的药物和地巴唑已经用完了,我想问一下现在我的药只有泼尼松了,是否还要去注射?

另外我想请各位医生给我分晰一下,我的病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英新 医师 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神经炎,低血压
已帮助用户: 323988
指导意见:面瘫,药物治疗不易估计,但宜尽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还可以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和按摩、高压氧治疗、封闭疗法、保护角膜,
有用0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指导意见:面瘫是可考虑针灸的方法来治疗的,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配穴:合谷、内庭。配合吃牵正散更好。
有用0
关注
高国静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二级
擅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 340253
指导意见:您好.面瘫的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N水肿.促进机能恢复.1.尽早使用强地松.初剂量为1㎎∕kg∕d.bid.连续5天.以后10日内逐渐减至5mg∕d.2.抗病毒药物3.大剂量神经营养药及适当用血管扩张药.如B族维生素.ATP等.4.理疗:茎乳孔附近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5.中药:牵正散加减.具体用法和注意事项谨遵医嘱.
有用0
黄红远 主治医师 综合性医院
擅长:内儿科
已帮助用户: 1040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发病原因多数是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如何做好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
  面神经麻痹一方面可在家中服药治疗,另一方面需去医院进行综合治疗。
  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有咽部感染时应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服用强的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可指导病人对镜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由于本病使病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结膜炎。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中药治疗
  1.“三白五虫汤”除“面瘫”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皮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变浅。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巩膜。风湿、中耳炎、脑部疾患及风邪侵袭、突受寒凉等均可引发本病。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生本病。笔者自拟“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15剂即可治愈。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
  “三白五虫汤”选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祛风通络,加快经络气血运行;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2.近年有医家根据面神经周围水肿受压迫的病理改变,主张清热解毒以消除局部水肿,提高了疗效。凡面神经炎具有咽痛红肿或耳后茎乳突压痛者均可服用本验方:
①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芦根、玄参各30g,连翘25克,生地黄、大青叶、地丁各20克,牛蒡子15克,薄荷1、山豆根、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发病1周内服用为好。
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一般指发病2周以后,则可选用:
生地黄30克,川芎、生黄芪各15克,当归、僵蚕、地龙、赤芍各12克,红花10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③除内服药外,还可以配合外用药提高疗效。急性期取用:
黄芪55克,自芥子、白附子、僵蚕、防风、连翘、桅子、桃仁各10克,全虫6克,蜈蚣3条。
上药共研细末,外敷时用少许面粉、鸡蛋清、白酒将药粉拌成糊状;用红花油搽剂将阳白、太阳、牵正、颧?、地仓、颊车、风池搓红;或用热毛巾敷面部;或用手法将上述穴位按摩后,每穴以6克左右的药物置于直径5厘米的伤湿止痛膏上或胶布上,将药固定并贴于穴位上。敷药后面部即有紧抽、牵拉、发热的感觉,一般持续2--4小时。每日更换一次,十天为一疗程,以痊愈为度。恢复期可取嫩桑技30厘米,槐枝60厘米,艾叶、花椒各15克,煎汤频洗面部,先洗患侧,后洗健侧,疗效可靠。
5)平时应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一旦患病要注意防护,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常用热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民间单方用蜜蜂在相对应的部位让蜂剌一下,三天一次,疗效还是可以的,这叫蜂疗。对蜂毒过敏者禁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面瘫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引起面瘫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预后与治疗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就是急性面神经麻痹,与病毒感染有关系,会出现闭眼无力、一侧的口角歪斜,大部分预后是比较良好的,可以完全治愈。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面瘫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目前认为本病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常在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急性起病,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面瘫如果治疗得当,20-30天左右应该可以好。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做了治疗以后,临床效果并不好。出现面瘫需要做头部CT检查,患侧面部肌电图检查,详细了解头部和面神经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使用药物。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做针刺、推拿、穴位注射等传统治疗。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如果面瘫多年了,想要治疗恢复是不可能的,通过中医辩证用中药调理,同时结合针灸等物理疗法。可以有望改善病情,治疗面瘫,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外出要做好防护工作,平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脸部受风寒。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如果是面瘫,慢慢会发展成嘴歪眼斜、喝水漏水、说话跑风、吃饭塞饭,还流泪等症状.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面瘫后的检查包括面瘫定位试验、电诊断试验、相关的内耳功能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面瘫主要是以面部肌肉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有嘴角歪斜,或者鼻中沟、人中沟变浅歪斜,或者是眼睛难以闭合,或者是单侧额纹消失。要及时到康复科或者针灸科检查治疗。按时服药,并坚持做面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等康复治疗。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