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苯巴比妥:是一种肝酶的诱导剂,能引起肝细胞微粒体内的药物代谢酶,从而提高肝脏内的胆红素代谢,从而消除黄疸。
2、人血白蛋白: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从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二、物理治疗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简单、简便的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结合的方法,它可以改变胆红素的生成,从而将胆红素由脂溶性转化为可溶性,而不经过肝内的结合,经由胆汁或尿液排出。光疗法可以分为连续照射和不间断照射,其中450-460nm的光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因为蓝光的主峰在425-475纳米,所以常被视为人工照明最佳的光源。
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候宝宝在回家前就有黄疸升高的情况,有时是回家几天以后才出现。所以妈妈不要太担心,宝宝的面部偏黄,但是不是太明显,这时可以抱宝宝外出晒太阳,晒的过程中,让宝宝的皮肤尽情地接触阳光。但是晒太阳时不能隔着玻璃晒,同时要注意遮住宝宝的眼睛,以免灼伤宝宝的眼睛。
儿童核黄疸在临床上更为常见,其损伤程度比缺氧早产引起的脑瘫症状更为严重。最为严重的表现为颈部非对称张力反射。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纠正不良姿势,会导致非自愿运动性脑瘫,从而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核黄疸的后遗症通常以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为特征。
一般情况下,核黄疸首先不是影响听力,具体内容如下:
核黄疸首先一般是对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影响。核黄疸可按其临床表现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出现的早期神经反应,如嗜睡、反应低下、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等。2.抽搐期出现了抽搐、角弓反张、双眼凝望、肌肉紧张度升高等症状。3.在康复期间,痉挛、抽搐、角弓反张会逐渐消失,婴儿的心理反映也有所改善。4.出现耳聋、手动徐动、牙齿发育不良、眼球动作异常等症状的症状。
轻度的核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大部分可在4天后逐渐消退,不会引起脑瘫;重度的核黄疸发生在小儿出生时或数小时后,且症状较严重,可出现吸吮无力、呼吸困难、发热等表现,约90%的重度核黄疸难以治疗,即使个别重度的核黄疸通过治疗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