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值范围

会员672035 已回复
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值范围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正常宝宝出生4~6天以及宝宝4~6岁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各占50%,在这两个年龄段之间,是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占65%左右,中性粒细胞占35%左右,到4~6岁以后的年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逐渐的升高,淋巴细胞比率逐渐下降,12岁时达到跟成人一样,淋巴细胞占35%左右,中性粒细胞占65%左右。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宝宝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与年龄、疾病、药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内容如下:
1.年龄因素:一般宝宝要到4-6岁之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才相对占主要部分,之前百分比都是相对偏低的,如果宝宝年龄小于4岁,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2.疾病因素:如果宝宝存在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可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并伴有淋巴细胞增高的现象。
3.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对血液系统有影响,也会引起中性细胞百分比偏低,如布洛芬、利巴韦林等。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中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感染时候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偏低的现象。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会导致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品或者药物。脾功能亢进或者类脂质沉积病,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粒细胞有三种,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50%-70%,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急性的感染、急性的组织损伤或者急性中毒,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或者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瑞氏染色后,嗜中性粒细胞是一种无色或淡红色的细胞,具有大量稀疏的、浅红色或浅紫色的微小颗粒,胞核幼年时呈棒状或马蹄状,成熟时呈分叶状,三叶状的也较多。细菌感染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说明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那么就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指的是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以感染、损伤等,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的原因。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贫、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另外脾脏肿大、自身免疫疾病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