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临产前死亡!!!

会员864080 22 已回复
12月1日住院待产,12月2日注射了催生素及消炎针。12月3日9时许胎儿心跳正常,接下来打第二瓶消炎针和催产素,但到11:30分左右胎儿死亡,将死胎生下来之后发现胎儿身上各处有很多水泡,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胎儿腹死胎中?在线等。。。。。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主任医师 北京安太医院妇产科
擅长: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妇科
已帮助用户: 50805
您好:这种情况现在不能具体判断的,最好是在下次怀孕前做全面的检查,没有问题再考虑怀孕,怀孕前做好孕前检查,孕前需要检查的项目很多, 男方禁欲三到五天做精液常规,女方体检主要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以最基本的身体检查为主,但孕前检查主要检测对象是生殖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系统、遗传病史等。我院的产前检查较全面,具体可登陆我院网站了解,另外在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我院于每月第三个周六下午两点开办免费孕妇课堂,若方便也可来参加了解孕期知识对您及宝宝均有好处。祝早日好孕!!!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引产打针1-2天左右胎儿死亡。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打了引产针以后,1-2天左右就会胎心停止,有的可能会时间长一些,有的可能会时间短一些,跟怀孕孕周的长短以及胎儿本身的情况有关系。大多数都是在注射引产针以后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停止胎心搏动,患者可能会出现子宫收缩的情况,在子宫收缩的同时,会伴有子宫颈的扩张,这个时间大约在24-48小时之内。
打了引产针以后一定要住院观察,一旦出现严重的肚子疼和阴道流血或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说明胎儿就要娩出了。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

羊水穿刺12天胎儿死亡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是胎儿自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孕妇自身的原因。羊水穿刺是一种检查胎儿有没有畸形的一种方法,可以用羊水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但是这种检查并不是普通的检查。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也有可能发生流产的情况。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妊娠期发生糖尿病,很有可能会造成巨大儿,增加胎死宫内的几率,但是也不一定会造成胎儿畸形,只能说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应该做进一步的判断,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诊疗,好好的休养身体,保持心情愉悦。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临产前胎动很厉害通常是正常的,但也有较小可能是缺氧导致的,此种情况则不是正常的现象。
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成熟,临产前宫内没有足够的空间给胎儿进行运动,所以胎儿的胎动频率就会显著提高,属于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孕妇存在血液中氧气含量不够的情况,则会引起胎儿缺氧,胎动的次数也会增多,如果缺氧的时间太久,就会引起胎儿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胎停。此时属于不正常的现象,需要及时到医院做B超,观察胎动,判断胎儿有没有缺氧。如果胎动过多,但是宫口还没有完全张开,建议尽快进行剖宫产,避免出现缺氧。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在分娩之前,胎动比较多,可能是因为胎儿缺氧,需要到医院进行胎动检测,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氧气。
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紧张和紧张,一旦发现有阴道见红、宫缩等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待产,而不是在家中进行处理。如果胎动的次数过多,并且宫口没有彻底张开,就需要进行剖宫产,避免因为长期的缺氧而造成胎儿窒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胎动频繁,或无间歇地躁动,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怀孕足月临产后胎头入盆,状态相对固定且伴随宫缩,因此临产前胎动会减少。
胎动是检测胎儿安危的参考之一,临产后没有胎动则主要靠胎心监测。要多次进行胎心监测,为了提早发现胎儿有没有缺氧,甚至在临产后也要持续进行胎心监测。临产后胎动是渐进性减少,不会突然消失,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初产孕妇可能在临产前2周左右胎头就已经入盆,临产后随着胎头下降,胎动感觉不明显。但经产妇,由于胎头没有入盆,甚至临产时胎头也没有入盆,就会感觉胎动跟平时差不多。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胎动,但是不用过于纠结,临产后及时检测胎心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