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全套检查:乳酸脱氢酶348;肌酸肌酶228;肌酸肌酶.....

会员12536975 31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生化全套检查:乳酸脱氢酶348;肌酸肌酶228;肌酸肌酶同工酶54 a-羟丁酸脱氢酶342,总胆固醇5.98,低密度脂蛋白4.54,载脂蛋白A0.89,二氧化碳结合律20.4阴离子间隙19.20 白蛋白50.8 其他正常
彩超检查:疑似 肝血管瘤
后背经常痛,胃炎,最近偶尔头痛
请教诊断病情,及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苏煌 江苏省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外科 泌尿外科 男科
已帮助用户: 5817
问题分析: 你好,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它们有恶变可能,但偶可与肝脏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导致误诊。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包括:
  (1)腹部包块(2)胃肠道症状(3)压迫症状(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目前对该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多,缺乏成熟而严格的诊治标准,治疗方案、适应征的界定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与射频消融术、肝动脉栓塞、放射治疗、术中微波固化术、冷冻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共存,治疗方案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临床路径供医患抉择。
意见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肌酸激酶又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它是一种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直接相关的重要的酶。也就是如果肌肉发生炎症或者是肌肉的病变,都会引起肌酸激酶的增高,很多人认为它是心肌酶,所以如果出现偏高就认为得了心梗或者心肌炎。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检查心肌酶能检查心肌炎,具体分析如下:
在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中,心肌酶的升高是一个必要选项,所以心肌酶检查可以协助明确心肌炎的诊断。同时结合患者有近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以及心脏心功能的下降等情况,就可以诊断为心肌炎,便于对症治疗。
患者的饮食应低盐、低糖、低脂、注意营养均衡,适合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生化检查以下内容:
脑脊液的生化检测包括脑脊髓液中蛋白含量、糖含量、氯化物含量等。在这些因素中,糖分和蛋白质含量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参数。大多数的脑炎、脑膜炎等都会导致脑脊液中的糖水平下降;但是也有一些特定的疾病,比如病毒性脑膜炎等,可以引起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和蛋白质数值增高,但是糖份的浓度还在正常范围之内。

张捷主任医师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帮助用户:5
擅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采用定向手术和吗啡泵等治疗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毁损术等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采用定向手术进行大脑深部病变的活检及治疗等。

心肌酶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当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或心肌损害时,心肌酶化验结果可能会增高。主要有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等,其中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对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高。肌酸激酶同功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心肌酶会增高,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酶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其主要用于检查肌红、肌钙、肌酸激酶、肌酸性磷酸酶等项目。
通过检测心脏酶,可以检测出心脏病变和坏死,这对临床上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重大。心肌酶谱的检测一般是从外周静脉血液中提取,一般需要1-2个钟头才能得到检测,而心肌酶谱的价格一般在200-300元之间。心肌酶检测可以检测到缺血的严重程度和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情况下只有在心肌梗死发生后2-4个小时内,肌酸激酶和同工酶增高,24-46小时达到峰值,还会有心绞痛、心包炎、心肌损伤等症状。第二,乳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说明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梗死等。第三,α-HT脱氢酶的增高,可能是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第四,天门冬氨酸酯的含量较高,说明患有心肌梗死或肝脏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