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宝宝九个月了,26号打了预防针

会员128302626 9月 悬赏10元 已回复
宝宝九个月了,26号打了预防针,晚上就发烧,最高38.1。27号去看了,喉咙红,让多喝水,实在太高就吃退烧药,晚上有39度,28号又去看了,开了猴耳环,安儿宁,柴黄颗粒。下午听见有出气粗的声音,晚上10点,38.7度°这会不会是肺炎。不咳,不流鼻涕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伊文 主治医师 黄冈市黄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综合
已帮助用户: 137920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像这种情况,我建议你需要考虑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的,那么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检查一下血常规,同时也需要请医生听诊一下肺部
指导建议:那么这种情况,如果存在细菌感染,那么这种情况需要考虑使用一些抗菌药物进行抗炎治疗的,另外像这种情况,如果存在肺部感染,那么这种情况需要考虑住院的,因此需要考虑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用药治疗的饮食方面需要清淡,多给孩子喝水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来说,只要孩子注射的部位不会出现红肿,那么在次日就可以进行沐浴。
一般接种疫苗24小时内不得沐浴,因为第一次沐浴会引起针孔的感染,同时也会引起上呼吸道和病毒感冒,因为接种疫苗后,宝宝的免疫力会一过性下降,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避免感冒、咳嗽、咳痰、发烧等。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定要进行介入治疗。
接种疫苗24小时后可以洗澡,但要定期测量体温,避免体温过高,38.5℃以下可以多喝水,不能有明显的发热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宝宝打了预防针哭闹,可能是换以下原因引起的。
宝宝打预防针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身体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这出现宝宝打了预防针哭闹的情况。家长需要给宝宝多喝水,并且及时对宝宝进行安抚,也需要及时观察一下宝宝的体温情况是否正常。然后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宝宝预防针推迟几个月没打了,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正常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进行计划免疫。如果接种疫苗前有感冒发烧等疾病的急性期,那么就要延迟接种,等疾病恢复正常后再正常接种。如遇特殊情况,延迟接种一个月左右,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但疫苗延迟接种后,可能会影响后续其他疫苗的接种。疫苗一旦延误,如果孩子身体恢复正常,就要及时补种。最好是在有效时间内补种疫苗,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最佳效果。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打完预防针一般最好一星期以后再去游泳,因为注射部位24小时之内是不能沾水的,而且预防针的药物是属于活菌类,注射完之后会暂时降低孩子的免疫力,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果近期游泳洗澡的话会容易感冒或感染细菌,所以最好一周以后再去游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在宝宝感冒的时候打预防针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感冒期间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如果这时候注射疫苗的话,不会让机体更容易的产生抗体,疫苗就会白打了。打完疫苗本身就会有一些发热皮疹的症状,如果感冒的时候打疫苗不能判断是感冒引起的还是疫苗引起的。建议:妈妈在带宝宝打预防针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宝宝的身体在健康状态下,如有感冒,最好等好转后1个星期再去打疫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打预防针后至少需要72小时后可以适当吃感冒药。
宝宝接种疫苗以后一般会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症状,这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与机体在吸收疫苗过程中释放一定的热量有关,还与宝宝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这种发热症状一般会在接种疫苗48-72小时以后逐渐缓解或者消失。
如果宝宝过早服用感冒药,容易导致疫苗吸收障碍,影响疫苗抗体的形成。还可能因为宝宝机体免疫力低下而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