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发烧反复

会员116838247 1岁 已回复
昨天去医院检查回来吃药后,半夜又开始发烧38.6,4点喂的布洛芬混悬液,6点39度没有喂药,温水擦手心脚心腋窝,现在体温37度,如继续发烧反复可以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消炎嘛?医生开的药有消炎的嘛?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辉 主治医师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 二级
擅长:乳腺增生,副乳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
已帮助用户: 445891
指导意见:应该还是有一些病毒性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很严重,可以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时,可以配合口服一些双黄连口服液和抗病毒口服液,可以注意观察体温,配合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贴
有用0
单金姣 医师 未收录医院传染科 一级
擅长: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
已帮助用户: 37672
您好,建议你按医生指导进行服用药物,注意检测体温变化,多饮水。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扁桃体炎反复发热多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导致,外感风寒,抵抗力低等原因导致,建议到医院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导致的要及时加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导致的建议进行抗病毒,甚至加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扁桃体是重要的免疫防疫器官,病毒侵袭会第一时间感知,导致发炎等免疫反应。扁桃体发炎频繁,腺体肿大,影响宝宝的正常生活,如呼吸、睡眠时才会考虑切除。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反复发烧是扁桃体发炎的常见疾病之一。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抗生素治疗,反复发烧可以查血常规,如果炎症明显,需要输液治疗,多喝水。如果两次发热间隔时间明显延长,由高热转为低热,说明病情好转。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用奶粉喂养,平时要多加水,可以补充身体所缺少的水分,从而缓解扁桃体发炎的症状。母乳喂养期间,宝妈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吃油腻的海鲜,以免影响到宝宝的恢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如果扁桃体长期有慢性炎症,会导致反复发烧。
一般是因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会出现扁桃体的急性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反复发作,最终发展成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症可出现3~5次,主要表现为高热、咽喉疼痛、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
如果病人一年内复发3-5次,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扁桃腺。扁桃体炎症的反复发作会引起扁桃体的增大和增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是剧烈咽痛,常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严重者(尤其是幼儿)常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需要使用消炎杀菌的药物,必要时可以检查扁桃体是否发生病变。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幼儿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可以遵医嘱吃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为解热镇痛药,临床上常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幼儿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可以遵医嘱吃该药物进行治疗。
2.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为解热镇痛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幼儿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可以遵医嘱吃该药物进行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小孩子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应注意保暖,并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反复的扁桃体炎,一定要注意不要着凉,不要喝太多的生冷的食物,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其次,在发病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延长治疗的周期,尽可能的一次就完全的治愈。其次,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增强抵抗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宝宝的免疫功能比较弱,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