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为川崎病

会员116629802 12月 已回复
发热第一天出现红斑,吃布洛芬退了又起来,第二天红斑增多连城一片,温度烧饭39.8,眼角充血,打退热针下来了充血也没了.连续三天体温一高就吃布洛芬体温一直在37到38.5之间,红斑温度高才显现,温度低就没有,其他症状都没有,请问是否是传奇病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伟煜 主治医师 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发热,咳嗽,营养发育,腹泻,厌食,呕吐,皮疹,...
已帮助用户: 130378
你好,目前还不确定。建议儿科医生当面面诊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后及时治疗比较好
有用0
关注
高志虹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腹泻病,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
已帮助用户: 4145
指导意见:你好,从宝宝的症状来看,有发热,多形性红斑,眼角充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高,还不能确诊为川崎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建议带宝宝到医院详细检查后,明确诊断。
有用0
关注
王正芬 主治医师 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缺铁性贫血,智力发育障碍,急性感染性喉炎
已帮助用户: 15683
指导意见:你好。很难说。川崎病要发热五天以上用药没有效果。另外就是心脏病变。还有淋巴结肿大。这些检查还没做呢。总归心超要做的,详细淋巴结检查要做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川崎病即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的川崎富首先报道。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亚裔人发病率高,病因不明。流行病学研究有多种病原,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其他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也可能一个原因,这些原因没有被证实。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和免疫功能相关,免疫力低的孩子容易感染。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大部分病人的预后都很好。
一般只有1%-2%的儿童会发生川崎病的复发,而那些没有发生管状动脉病变的孩子,一般会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约15%-25%的儿童会患上冠状动脉瘤,因此,应该在6-12个月内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冠状动脉瘤在发病后2年内会自行消失,但仍会出现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等功能障碍。较大的动脉瘤往往难以完全消退,经常会造成血栓和官腔狭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川崎病严重。川崎病又称为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五岁以下的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及三个月以下的小儿少见。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儿童川崎病:
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奶制品、牛肉、鱼肉、动物肝脏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不要接触细菌环境等,注意保暖,多给孩子喝温水,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婴儿川崎病的诊断要根据其临床症状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会有持续高烧,并且对抗生素的治疗也不是很有效;
2、发烧,会有全身的红疹,嘴唇附近的粘膜破裂,还有一种叫做“杨梅”的舌头。一些孩子也会有红眼病、颈淋巴结有显著增大。一般的感染一般不会有血沉的现象。其它试验缺少特异性症状。川崎病的诊治要考虑多种因素。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川崎病是能治愈。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 5 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可能会出现发热持续5天以上,伴皮肤出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通过治疗,大多数愈后良好,是可以彻底痊愈的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