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疸红素高

会员116236646 17天 已回复
患儿10天前开始患儿皮肤黄染,测TCB示:16mg/dI,予以口服药物2天后复测示:TCB示12mg/ml,患儿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辉 主任医师 六安市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肝胆胰脾等外科疾病的诊治,腹腔镜(微创)肝脏和胆道...
已帮助用户: 5740
您好,您的宝宝系新生儿黄疸,给您普及一下黄疸方面知识,请您对照一下, 一般经皮测得数据要小于10以下(因仪器的不同,其数值略有不同);要是抽血测血中胆红素的值,一般正常值为小于205umol/l(12mg/dl)。30天正常婴儿总胆红素正常值1.7~17.1umol/l(0.1~1.0mg/dl)。直接胆红素0~6.8umol/l(0~0.4mg/dl)。间接胆红素1.7~10.2umol/l(0.1~0.6mg/dl)。 验血才能得出真实的胆红素水平。因为经皮测胆红素会受孩子肤色、脂肪厚薄的影响,一般经皮测胆红素是用于动态观察黄疸的变化或粗略估计黄疸程度,它测的是总胆红素的值。 建议抽血检查肝功能比较准确些,如果胆红素超标较多,可行蓝光疗法,药物可用茵栀黄口服液。定期检查肝功能。
有用0
关注
姚建国 医师 城区老平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 一级
擅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7516
指导意见:你好!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特殊治疗的,只要一般情况良好,比如神情,呼吸,食欲好,就可观察二十天左慢慢退下,如果是母乳喂养时会拖的更长。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黄疸值340点挺高的。属于病理性的黄疸,可以口服药物,例如茵栀黄口服液等,它退黄效果显著,服用后应该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大便性状改变的情况,若没有或仅有大便次数增多,属于药物正常反应,无需停药;若大便水分增多或肛门有些红肿,及时减量或停药即可。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左右出现,4-5天达到高峰,6-7天后逐渐消失,最长2周左右才会完全消失。黄疸值是指出生后24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6,48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9,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小于12,4-5天出现黄疸的峰值不会超过15,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最高数值。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测量值为250算高,属于病理性黄疸。
为避免引起胆红素脑病,需要给予蓝光照射。黄疸升高的原因有无感染、溶血等。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一般出现于出生2-3天,3-5天达到高峰。生理性黄疸在221以下是病理性黄疸。易出现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过多,会通过血脑屏障,侵犯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要考虑蓝光照射,通过光照促进胆红素代谢,避免胆红素脑病。同时要检查是否有溶血、感染等诱发黄疸的因素。如果是其他原因,则要确诊后对症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在12.9mg/L内,高于这个数值就算高了。
黄疸损害大脑,不能仅仅用黄疸值高低判别,超过15mg/L就要重视,轻度黄疸只是面部黄染,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若躯体有黄疸时是重度黄疸,重度黄疸在四肢和手足都有,需要蓝光治疗,严重的可能需要换血。出生后4-6天黄疸会达到顶峰,一般在2周左右逐渐褪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孩子出生黄疸数值达到400多,这个黄疸数值非常高,必须做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排除病理性黄疸或者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然后积极的进行治疗。孩子有黄疸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总胆红素400说明新生儿为病理性黄疸,而且比较严重,这个时候要完善肝功能,同时明确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关系,还需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