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耳聋或耳硬化症

会员114257838 42岁 已回复
双耳外耳道未见分沁物,鼓膜完整,无充血,电测听双耳混合性耳聋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帼燕 副主任医师 台州市中医院五官科 三级乙等
擅长:耳鼻咽喉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精通各种内窥镜手术...
已帮助用户: 2481
如果是混合性耳聋,并且病情超过一个月,没有治好的可能。。建议到大医院详细检查一下。
有用0
关注
钱炳生 副主任医师 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卫生院药品保健品 一级甲等
擅长:全科专业,擅长疾病治疗及用药指导有相关经验
已帮助用户: 29678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最好到条件好三甲医院进行检查确诊。至于治疗,只能恢复听力,不能根治,一般采用蹬骨切除术(部分或者完全切除),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效果才明显。另外,药物正在试用:氟化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硫酸软骨素等。可以配合中药。
有用0
王海波 主任医师 五官科
擅长: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学
问题分析: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疱疹、水疱等改变,可伴有瘙痒,破裂后可形成结痂。
意见建议:水痘主要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可口服退热药,如果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治疗。也可口服阿昔洛韦抗病毒。皮肤需保持清洁,但不能洗澡,避免水痘破裂及感染。
有用0
黄彩全 医师 五官科
擅长: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慢性扁...
已帮助用户: 101
问题分析:19岁,女性,听力下降,本地医院 都判断说是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是否有遗传性,没有记载。主要表现为耳聋: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耳鸣:约20%-80%的病人伴有耳鸣。眩晕等表现。
意见建议:根据病史,乳突X线摄片显示气化良好,X线多轨迹断层摄片可显示骨迷路壁硬化源,确诊。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片,对症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按工伤伤残鉴定标准,神经性耳聋一般为八级伤残。神经性耳聋:称感觉神经性耳聋,产生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1先天性:胎儿在母体中发育受到干扰致发育不全或未发育,妊娠期母体患病或中毒,产伤等,2后天性: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化脓性脑膜炎所致全聋。其它如药物,外伤,听神经瘤,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美尼尔氏病等。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可通过口服药物某类药物,静脉输液方式很好的改善听力,恢复听力。如果出现短期突发的听力下降,要到相关单位做电测听经查,通常给予改善微循环、激素冲击、抗凝以及高压氧医治,改善和恢复听力。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现代医学暂时不能根治,可以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外伤16年了,耳鸣耳聋,是不是那时候就出现,如果是进行性的加重,首先要排除颅内器质性的问题,既然目前都已经这么多年了,那这现在的症状是属于脑外伤后遗症,这能够在有明显改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一般是因为听神经损伤导致的,可以尝试做高压氧治疗,用一些营养神经药物。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头上疱疹可能会引起耳聋,建议患者积极治疗。
疱疹一般指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头部的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头部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三叉神经的耳根、眼只、面只等,都会造成耳部的疱疹、面瘫、眼膜内出现疱疹,严重的还会造成耳聋。带状疱疹如果确诊为带状疱疹,应尽早进行正确的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耳聋等不良反应。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想要发现小儿耳聋,孩子听力的筛查就应经常做,对于及早检测听力损失是非常重要的。如出现拍打和抓耳部的动作时,就会出现耳痒、耳流脓及其症状,对声音反应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等;若在说话时突然感到耳闷或耳鸣,则说明可能患有耳聋。耳鸣可能伴有听力下降,如果儿童主诉“耳朵嗡嗡响”。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反应,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听老师讲解得到纠正。
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应及时就诊处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