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新生儿肚脐眼

会员87353979 悬赏1元 已回复
孩子今天26天了,肚脐眼一直没有好,请帮忙看看是不是再好转,这两次每次都能挤出些脓来,把脓挤出来好的快对吗?为什么好的那么慢呢?第一张照片七天前然后去医院把里面的脓扣出来了,第二张照片4天前,第三张照片是今天拍的,请看一下是不是一点点在好转,谢谢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乾德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肠粘连,胆囊息肉静脉曲张,股疝结肠破...
已帮助用户: 3843
指导意见:你好,要保持肚脐清洁,可用无菌纱布包扎,及时换药,肚脐的炎症慢慢会好的。从最后一张图片观察,肚脐炎症有好转。
有用0
关注
卜燕 副主任药师 敦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品保健品 二级甲等
擅长:用药指导,用药咨询,药品管理,指导患者安全,药品安...
已帮助用户: 26775
指导意见:你好,从图片上看,有感染的可能,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的外科进行处理,消毒换药,以免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如果你对我的回复满意,希望你对我的回复作出评价,非常感谢。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新生儿肚脐眼化脓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肚脐眼化脓,这是由于局部的皮肤受到了细菌的影响。在处理上,可以使用络合碘、75%的乙醇进行杀菌消毒,还可以遵医嘱在局部涂抹百多邦软膏,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当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饮食方面应当营养摄入充足。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脐带被剪断后,或脱落后,都会有一段残留在脐带上,这是因为脐带断裂后会有伤口被细菌侵入,所以家属们都会担心会不会出现伤口感染。大部分新生儿在分娩时,由于脐带断端血管堵塞,导致腹胀、哭闹等情况导致腹压升高,导致脐部血管再开出血。
如果孩子的肚脐出现小的出血点,可以使用酒精棉对脐窝进行杀菌,这样可以让孩子的皮肤保持干燥,出血的地方会比较干燥,也可以结疤。局部出血是因为缺少了维生素K1,这时候要做好腹内的护理,然后肌肉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如果出现大量的出血量,说明是因为包皮的松动,需要立即送孩子去看医生。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20天肚脐眼出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20天的婴儿出现脐血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般是因为脐带还没有脱掉,或者是在1-2天后,出现的症状是脐带附近有少许的脓性分泌物,但是不会出现红肿、脓性分泌物。可以在肚脐中心的深层涂抹安尔碘或乙醇,一至两次,一至两天就能完全恢复。而如果是在脐部出现少量出血、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的情况,则是因为新生儿脐带掉落时,感染了细菌引起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脐疝是新生儿肚子突起的主要原因。
1、买脐带包在孩子的腰部,压迫脐疝,以防腹股沟突出。
2、避免小儿啼哭,造成腹部压迫,避免造成腹壁突出。
3、平时要避免孩子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口服一些益生菌,比如常乐康颗粒、小培菲康颗粒、妈咪爱散剂等。
4、注意卫生,避免脐带的炎症。
5、多注意观察,若成年后症状不明显,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肚脐眼结痂出血可以通过生理盐水,肌注药物,口服消炎药等方式进行护理:如果肚脐处有出血和结疤,可以先用消炎棉球,然后用生理盐水将疤痕一点点的渗入,然后用安尔碘进行清洗。若仍有流血,需要怀疑是维生素K1不足,如果缺少了维他命K1,那么医生就会给他肌肉注射一根。此外,还有一些新生儿的脐周出现了结疤或者渗出的情况,这是因为脐带有炎症。在皮肤上有一层厚厚的结疤,还有一层淡黄色的液体,如果用鼻子嗅一下,会有一股怪味,上述症状时可以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局部应用安尔碘杀菌以及服用消炎药。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肚脐出血,这个时候家长要做好脐部的一个护理,每天用75%的酒精或者是碘伏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时,可以用干燥的棉签,对于出血部位进行一个按压止血。同时要做好脐带周围皮肤的一个护理,保持干燥,避免感染,尤其是患儿的尿液,甚至粪便的污染,可以用脐带包对其脐带进行一个包扎,既可以有效的保护脐带,又能对脐带能起到一个按压止血的功能。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