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吃药吗?

会员112513901 25岁 已回复
十二月一号该来大姨妈的时候也来了,到二号都是一点点,测试一下两道杠,3号的时候就像大姨妈来了一样,,去医院检查说已经流产了~……医生也没有开药……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疼痛感和不适,,,出血量也和大姨妈差不多,,,,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吴昆鹏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9382
这种情况需要做一下超声检查,看一下孕囊是否排干净。
有用0
关注
张素萍 副主任医师 曲周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不孕不育,阴道毛滴虫病,宫颈息肉,不排卵,月经失调...
已帮助用户: 44478
指导意见:你说的这个情况是生化壬辰的就是怀孕以后由于受精卵发育不好或者是由于激素不足引起的自然流产这个时候不需要处理
有用0
关注
马月秀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医院妇产科
擅长:前庭大腺炎,阴道毛滴虫病,阴道异物,羊水过多,前置...
已帮助用户: 7596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介绍分析,这是生化妊娠的症状。建议你注意保暖休息为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血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如果确诊为高血压,一般都是要吃药的。
目前临床上,初发高血压特别是轻度高血压的病人,一般都会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观察三个月后,血压还没有下降到正常范围,就可以开始服用药物,大部分病人都会终生服用药物。高血压的诊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测量3次以上的血压都是正常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肠痉挛是否需要吃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出现轻微的肠痉挛,症状不明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收缩痉挛的肠道黏膜的小血管可以用热敷来缓解疼痛,还可以通过按摩梁丘穴位来减轻痛苦。如果腹痛、腹泻症状严重,此时肠痉挛可能需要吃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托品、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肠痉挛的症状。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时间不固定,有一些人因自身身体素质较好,再配合治疗,服药时间会缩短,有的身体素质不好,合作也不好,因而用时较多。建议服用营养心肌药物,如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等为主,心肌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勿疲劳。
还有就是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一下,不要过多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平时最好多运动锻炼,尤其是散步和跑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3-5.2mmol/L。因此当总胆红素的数值达到7mmol/L,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如果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高胆红素血症,可以首先通过饮食调整和适当运动进行调节。比如说选择低脂、低糖、低盐的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控制主食,避免进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此外还应当戒酒。适当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总胆固醇仍没有明显的下降,应当考虑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瑞舒伐他丁和阿托伐他丁。如果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和梗阻性黄疸所造成的总胆固醇偏高,还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以考虑应用保肝减黄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要不要吃药取决于血压的高低。
若是患者平时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是不建议吃药的,主要就是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为主,平时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太咸的食物,适当的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若是血压程度较高,或是出现有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舒张压95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吃药。
如果第一次测量,发现患者的舒张压为95毫米汞柱,建议患者可以进一步确定当前患者是否为高血压,再决定是否需要口服降压药。
如果患者在不同的日子进行三次测量后,舒张压95,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血压。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1-3个月后,血压仍不能降到标准范围内的患者,可以开始服用降压药,如比索洛尔或厄贝沙坦。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