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位患者80岁,男(住院8天了),是早...

会员8863456 80 已回复
现有一位患者80岁,男(住院8天了),是早晨家属唤吃饭时,发现左半身瘫痪,面色苍白,言语不清,神志模糊,无大小便***,无呕吐,急送入医院,因该院没有CT,未行检查,心电图提示有前壁心梗,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给予甘露醇125ml,
5%葡萄250ml+血塞通0.5+胞二磷胆碱0.5,
10%葡萄糖250ml+胰岛素4U+氯化钾5ml,
5%葡萄糖100ml+奥美拉唑40mg
5%葡萄糖100ml+氨曲南2.0
氨溴索200ml(60mg)
氨基酸250ml
5%糖盐250ml+vc3.0+vb60.1+氯化钾5ml,前三天一直输得这些,来时患者血象不高,第三天出现发烧,T38.1,且痰较多,给予吸痰,第四天T38.3,给予地塞米松5mg并且调换了消炎药为头孢哌酮4.0分两次输,添加了5%葡萄糖250ml+脑苷肌肽10ml,5%葡萄糖250ml+黄芪针40ml+氯化钾5ml,患者体温正常了,痰也少些,神志清楚,就是说不话。今天复查血象除血小板稍高外余正常,电解质Na、Cl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酶、尿素、尿酸、蛋白都异常,后三天输脂肪乳500ml,我现在的问题是象这样的病人一天要补多少液体,
补充提问:
患者一直不能进食、水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启亮 医师 安徽宣城市中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颈肩腰腿痛等
已帮助用户: 2452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如果要计算补液量首先要知道每天的小便量。
有用0
关注
黄献敏 护士 深圳鹏程医院五官科
擅长:五官科
已帮助用户: 15736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患者这个情况是中风后遗症引起。像这个情况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是要补充能量以及营养针等方面进行治疗。具体输液数量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确定。
有用0
关注
王建立 威县卫校附属医院内科
擅长:内科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58553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可以说以上的治疗是安全的 补液量一般需要盐水500 葡萄糖1500 是科学的, 以上的药物也是科学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脑梗塞时,则通常认为是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因此,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来说,首先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避免其进一步加重病情或者发生后遗症等问题。但是否需住院还需根据个人病情而定,脑梗塞程度较轻且较重的话,可采取用药缓解,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缓解,但是脑梗塞程度较重且已造成头晕时,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疾病。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包皮龟头炎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红斑、丘疹、充血以及一些炎性分泌物的增多。通常患者表现为有包皮垢的增多,有的人包皮垢有明显的异味,另外包皮龟头炎可以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有糜烂。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般情况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表现有惧热多汗、食欲亢进、失眠焦躁等。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则有可能出现惧热多汗、食欲亢进、失眠焦躁等症状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硫氧嘧啶片、丙硫氧嘧啶片、卡比马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品。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用肝细胞这种物质来治疗脑梗死的话。效果可能不是很好的。说留下的后遗症也比较轻。患者局部的话。可以用点扩血管的药物就可以了。如果留下后遗症的话,应该来说只能慢慢锻炼进行恢复了。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有可能是色素脱失,白癜风等疾病引起。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做一下伍德灯检查,看看是否是白癜风,然后再选择治疗,不要盲目治疗。如果是白癜风,可以使用相关药物的药物治疗,白癜风很难彻底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不一定会传染。甲肝传染性强,但是比较多的是乙肝,乙肝是体液传染病。建议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不要与病人共用餐具。同时建议肝病病人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大的危害。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积极锻炼。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