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症

会员2 55 已回复
儿童焦虑症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羽 主任医师 甘普华健康管理中心(北京)外科
擅长: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病
已帮助用户: 11105
你好:孩子的世界充满危险、真实和想象,也许长大后他们都会淡忘这些经历。大多数孩提时的害怕都是正常和暂时的,而且最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研究仍然表明,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儿科精神疾病之一。
新生儿一般害怕摔倒和大的响声。他们从6个
月起就开始害怕陌生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3岁。学龄前儿童通常害怕离开父母;还害怕体型大的动物、恐怖面具和超自然的东西。大一些的孩子可能害怕家人的过世、成绩不好和新闻中发生的事件,比如战争、恐怖袭击和绑架。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性方面和社交方面的焦虑,他们担心自己以及整个世界的未来。如果这些焦虑长期持续并导致严重精神紧张、影响家庭和谐或干扰儿童的发育或教育时,就可成为问题。
儿童焦虑症的各种类型
根据年龄作出一定校正后,发现儿童焦虑症与成人焦虑症患者很为相似。而且,像成年焦虑症患者一样,出现以下障碍之一的儿童通常还出现其他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
儿童广泛性焦虑症以前称为儿童过度焦虑症,现在认为此疾病与发生于成人的未加控制焦虑症为同一障碍。出现这种障碍的儿童腼腆、不自信,且过分担心自己达不到他人的期望。他们需要成人不断地给予安慰和表扬。他们可能担心在学校的成绩、暴风雨、盗窃、在玩耍时受伤或者汽车油箱内的油不足。他们经常会出现烦躁、紧张,并抱怨头疼、胃疼等其他身体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出现这种障碍的儿童特别害羞,并害怕所有不熟悉的事物。他们老粘着父母不放,害怕其他孩子和陌生的大人,对于同年龄段儿童来说这都是不正常的。他们害怕大声阅读、主动发起谈话或者参加生日宴会。
强迫症
这种障碍由不必要的强迫性思维组成(强迫观念),这种强迫思维能导致患者越来越紧张,而这种紧张有时可以通过重复行为(强迫行为)缓解。强迫症通常被列入焦虑症,因为强迫性的观念通常包括害怕,比如害怕染上疾病或者父母死亡。出现这种障碍的成人意识到强迫想法是不理智的,但小孩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些症状与广泛性焦虑症重合。
恐慌症
在恐慌症发作时,会突然感觉到无法抑制的恐惧或厄运即将来临,还伴有强烈的生理感觉,比如出汗、心悸、胸疼、颤抖、呼吸困难、眩晕和呕吐。恐慌症反复发生,可导致患者不断担心这种疾病以后会发生以及其所附带问题的发生,包括担心失控、“发疯”或者垂死感。这种预期焦虑导致的常见结果是惧旷症—避免去越来越多的恐慌症可能发作的地方。
分离焦虑症
害怕离开家或者父母,这种情况对于很小的孩子是正常的,但是大一些的孩子老是这样的话,就可能患有分离焦虑症。这种障碍会自发发生或在重压下发生,比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社交恐惧症或恐慌症发作也会导致会分离焦虑症的发生。发生分离焦虑症的儿童可能害怕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宿营、在朋友家留宿或甚至参加生日晚会。在自己家里他们也可能会整天粘着父母,甚至在晚上也想爬到父母的床上去。当父母吓唬离开他们时,他们会出现生理症状。离开父母期间,他们一般会害怕自己或父母会受到伤害,而大一些孩子的恐惧还包括对意外、疾病和犯罪的特定幻想。
单纯恐惧
较小的儿童会害怕一些特定的物体或场景是普通、正常和暂时的,一般到10岁左右会很快消失。只有当这些恐惧是过度且不合理的,持续时间很长或出现在不合理的年龄时才需要治疗。一些常见的儿童感到害怕的事物有雷雨、水、电梯、血、体型大的动物和昆虫。
创伤后压力症
这种疾病是由于经历或目击日常生活之外的令人惊恐或恐怖的事件而导致的,比如严重事故、自然灾难、身体骚扰或性骚扰。受到严重虐待是儿童产生创伤后压力症的常见原因。这种疾病有三种症状。一个是再次经历-强迫性记忆、噩梦、在强迫行为中再现创伤事件的倾向和面对任何能使之回想起这种经历某些方面时发生的焦虑。第二种症状是由于急切要求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感觉、人和地点而造成的。这种回避可扩展到越来越多的生活相关的东西,最终可产生对自己的感觉麻木冷漠并疏远他人。症状的第三种是容易激发—烦躁、暴怒、神经过敏、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
儿童焦虑症的原因
儿童焦虑症既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就家族、双胞胎和养子所作焦虑症研究表明遗传是致病因素之一。一些儿童为“行为怯懦” —在仅4个月的时候,在见到生人时他们可能会大哭退缩,而且心跳开始加快。这种暂时性的害羞与以后发展至焦虑症相关。
幼年时的环境也是导致焦虑症的因素。儿童遭虐待作为创伤后压力症的原因是最明确的例子。对离开 父母害怕的原因在于生存需要的情感依附。情感依附不牢靠的儿童更可能患上焦虑症,而焦虑或抑郁的父母可能使其孩子感到依附不牢靠。
根据行为学习理论,害怕源自古典制约。一个物体、人或场景与具有内在引起惊恐的事物(比如大的声音)相关,就会变得令人害怕,这种条件化的学习此后可以扩展至其他物体。通过奖励和惩罚形成的操作制约或学习也促进了焦虑症的继续;比如,在孩子出现焦虑时,父母通过给予更多关心而使他们高兴。
儿童焦虑症的治疗
因为害怕和焦虑还是很多其他疾病(包括抑郁症、躁郁症和注意力不足紊乱症)的症状,儿童焦虑症的诊断可能比较困难。父母通常对孩子的焦虑症状不敏感,而老师通常会给出有益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与很多孩子接触的经历,可以进行比较。在诊断焦虑症之前,重要的是首先要发现孩子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害怕,比如被父母虐待或班上同学欺负。
标准治疗与成人焦虑症治疗相似,不过必须根据儿童的发育情况进行调整,而且一般要求家庭成员的参与。
认知行为治疗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来说,认知行为疗法是已得到证实的最佳治疗方法。已有长达4年的研究表明了其有效性。常见的方法是阶段性接触引起害怕的物体或场景,如果能成功面对恐惧则给予奖励。比如,可以把患有恐惧症的较小的孩子领到他们害怕的物体附近,并让他进行可以打消疑虑的活动,包括咬或玩他喜欢的玩具等。而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向他们示范怎样进行深呼吸或肌肉放松,或者教他们告诉自己不要自己吓自己或产生引起恐惧的念头。另一个方法是模仿—让焦虑的孩子模仿治疗师或另一看来不害怕的孩子。
认知方法和行为方法通常在团体中效果最为理想,因为在团体中害羞胆小的孩子有机会交朋友、增强自信并尝试新的行为。
其他治疗
利用玩具、木偶和图画的游戏治疗可帮助较小的儿童认知并表达他们的害怕。精神动力治疗可以帮助稍大的儿童懂得他们焦虑的某些来源。支持性的咨询—富有同情的倾听和宽慰,应作为任何形式焦虑症儿童治疗方法的补充。
家庭成员参与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给予帮助。可以教他们怎样应对孩子出现的焦虑。通过给他们树立自信和解决问题的榜样,并在孩子克服恐惧时给予奖励,他们能帮助认知行为治疗的进行。有时家庭问题是儿童焦虑症的原因,或者焦虑儿童认为他或她是家里所有问题出现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的联合疗法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由于对这类焦虑症治疗的长期研究很少,相对于成人而言,能特别对儿童有效的治疗方法几乎不太为人所知。家庭和父母问题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是很难量化。而对于药物风险和益处的积极依据也很少。幸运的是,孩子的害怕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或能成功治愈。害羞的儿童在进入成年后不一定会患上焦虑症。甚至创伤性力的影响也可随着时间而消失。

有用0
关注
李保龙 医师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内科 其他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386288
指导意见:家庭辅导治疗:为病儿父母提供咨询,提高对病耳疾病的认识,了解产生疾病的因素,并请父母配合医疗,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
有用0
相关问答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一般有厌学,经常性的过激行为,容易哭闹内心不安,要尽快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生活当中家长要多注意关心病人,不要给病人过多压力。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儿童焦虑症可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无指向性的恐惧、胆怯、心悸、口干、头痛、腹痛等。
儿童焦虑症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往往是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者,在家庭或学校等环境中遇到应激情况时产生焦虑情绪,并表现为逃避或依恋行为。部分患儿在发病前有急性惊吓史,如与父母突然分离、亲人病故、不幸事故等。如父母为焦虑症患者,患儿的焦虑可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家族中的高发病率及双生子的高同病率都提示焦虑症与遗传有关。
建议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首先了解并消除引起焦虑症的原因,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创造有利于患儿的适应过程与环境,减轻患儿压力,增强自信。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头晕、头痛、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困扰、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感觉等等。

儿童焦虑症的症状有不安的行为,食欲差,呕吐,睡眠差的问题,尿床等等。
儿童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为幼儿期情绪上多表现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不易抚养,气质上多属于“难养育型”,一般年长儿的症状比年幼儿多,由于儿童焦虑症所表现的主诉不如成人丰富,自主神经症状有时可能不突出。儿童焦虑症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往往是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者,在家庭或学校等环境中遇到应激情况时产生焦虑情绪,并表现为逃避或依恋行为。
建议:儿童出现焦虑症的症状后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平时要多陪伴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头晕、头痛、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困扰、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感觉等等。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主要是坐立不安。
儿童焦虑症的在儿童疾病里面也是比较常见的,孩子发生这种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直接关系,会出现很多不好的表现,比如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出现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等症状。
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发现不适要及时到心理科进行心理疏导。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头晕、头痛、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困扰、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感觉等等。

儿童焦虑症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焦躁不安的症状。
儿童焦虑症主要是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的,还会伴随容易哭闹和爱发脾气,以及脾气暴躁等多种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有类似症状很可能是焦虑症表现,多数是孩子长时间学习压力较大或是缺乏安全感引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期间效果并不明显或是病情加重时,还可以结合心理疏导,能够释放孩子心里的不良情绪和不安,多跟孩子心理沟通和交流。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头晕、头痛、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困扰、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感觉等等。

儿童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此治疗也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首先要给孩子沟通,了解并消除引起焦虑症的病因。也应该减轻患儿的压力,增强患儿的自信。像您孩子这种情况可使用认知治疗。也可使用松弛治疗,如游戏和音乐等。如果您孩子症状比较严重的话,也可辅以药物治疗,如果儿童焦虑达到严重程度,影响学习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如烦躁不安、出汗或烦躁不安,有的有身体表现,如疼痛、恶心呕吐、检查前紧张、睡眠不足等。胃部反应前,应考虑小剂量抗焦虑。焦虑药物。
建议儿童焦虑症的孩子会出现紧张、心情烦躁的症状,在平时一定要多安抚孩子、多表扬孩子,孩子做错事后不要过度的苛责孩子。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头晕、头痛、痴呆、脱髓鞘病、抑郁、焦虑、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困扰、各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感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