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常见的是脑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左右。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为1-4级,1-2级为低级胶质瘤,恶性度较低,如果手术比较彻底的,术后予以放化疗,大部分可以治好,生存期为5-10年。3-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度较高,术后易复发,即使予以放化疗治疗,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左右。
脑膜瘤是严重的疾病,起源于脑膜与蛛网膜间隙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脑膜瘤严重程度主要与脑膜瘤生长部位、是否靠近血管及脑膜瘤实际情况有关,若脑膜瘤生长部位靠近脑功能区,手术切除时,可能造成功能区损伤,从而导致相应功能障碍。
可以通过手术让脑脊液尽快吸收。
脑脊液是由蛛网膜颗粒回吸收入血再被再吸收,如果蛛网膜颗粒上有血,就会阻碍脑脊液的再吸收,从而导致脑室系统中的脑脊液过多,从而导致脑积水。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手术中要尽可能的清洗掉蛛网膜下腔内的血性液体,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出现脑积水的几率,也可以通过持续的腰大池引流血性液体来降低蛛网膜颗粒被覆盖的可能性。如果无法通过以上方式吸收脑积水,可以做脑室分流,将脑脊液引入腹腔或心房进行再吸收。
脑脊液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脑室以及蛛网膜下腔内的无色透明液体,是由双侧侧脑室脉络丛分泌,经过脑脊液循环最终到达大脑的蛛网膜下腔,再吸收进入静脉窦进入血液循环。
颅内感染脑脊液鉴别诊断是看是否有高热、头痛、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是否脑脊液检查中白细胞WBC>0.01X109/L,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是否脑脊液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颅内血肿的吸收需要视伤情轻重而定。出血少,吸收的时间更短。血管受损严重,失血过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吸收。不符合手术要求的颅内血肿,一般在一周内就会出现吸收现象,需要进行动态观察,一般一个月后,血肿就会被完全吸收。当出现颅内血肿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进行镇静,避免引起病人的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