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烧怎么办

会员105634443 30岁 已回复
我丈夫最近持续发烧,已经第五天了,去医院化验白细胞不高,没有嗓子疼,拉肚子等症状,单纯发烧,最高时39.2度,吃完退烧药一般降到37.5度左右,过一会又发烧。第一天吃的普通感冒药,第二天吃的安瑞克和头孢,第三天换的普热息痛,柴胡滴丸和罗红霉素,第四天又加个利巴韦林,晚上烧的厉害,去医院大夫给打了青霉素,请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这么久的高烧有什么影响么?谢谢!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邹会 副主任医师 景德镇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
你好,是不是中暑了呢?发烧原因很多,有时候搞不清楚,有没有排胸片检查肺部情况。
有用0
关注
黄少民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五官科 耳鼻喉
已帮助用户: 5872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需要给她首先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看一看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然后根据情况再选择治疗的药物。
有用0
关注
白志会 主治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症,小儿锌缺乏症,口炎,腹泻...
已帮助用户: 36978
问题分析:一般的发烧,还是属于感冒病毒感染受凉等会引起的一般的还是建议合理的保养休息还是很必要地,在医生的指导下,
意见建议:配合一点百服宁,还是很不错的,一般的还是问题不大的,可以结合抗病毒治疗,抗病毒颗粒就很好的
有用0
关注
杨亚萍 主治医师 定兴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34966
指导意见:根据您所说的情况,考虑可能属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发热,如果伴有舌苔薄白,怕冷发热,鼻塞流清涕等,建议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发汗解表,咽喉红肿可用银翘散等药物,同时注意多喝水,饮食清淡,睡眠充足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孩子出现持续发烧,会对身体的功能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比如会导致呼吸功能的异常,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或者加深,还会导致消化系统发生异常,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症状,需要赶快进行处理。如果是普通的感冒,会持续发烧一个星期左右。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血常规。如果是白细胞增高,那说明是有炎症感染,那就需要用消炎药物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发热常常是有炎症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吃退烧药只是降体温,只有把细菌或者病毒消灭了,才会不发烧。应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检查一下身体,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平时注意增强体质。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癌症晚期就会有发烧的症状,这属于正常的反应,这样,发烧的时候可给予退烧药。这个时候只能针对病人的症状治疗。可能是肿瘤本身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有局部坏死等原因引起的。如果体温高于38度5,可以用退热的药,另外可以温水擦浴,适当多喝点水,也有退热作用。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情况下考虑是有细菌性的感染导致的,因为两天的治疗效果与考虑是不明显的,如果是超过38.5度,需要服用退烧药,避免体温过高,引起各种并发症的。给孩子多喝水,洗个温水澡来进行物理降温,注意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平时注意增强体质,不要着凉。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持续发烧不退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治疗:宝宝持续发烧不退需要做好日常护理,保持室内通风,同时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凉,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宝宝持续发烧不退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小儿患中耳炎持续发烧5天,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出现这种情况时,常常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如果患儿耳痛的症状较重,发烧体温较高,可以进行静脉输液,也可以使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改善患儿局部和全身的症状。如果发现患儿的鼓膜存在急性充血肿胀的现象,就需要酌情的进行手术,引流脓液。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