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期间脸被晒得好黑啊

会员105023863 1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军训期间脸被晒得好黑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没有一种简单的在学校里可以使用的变白的方法啊,谢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蕾 山东齐鲁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6329
问题分析: 如果要想白可以用鲜芦荟胶按摩擦脸。用淘米水。米醋。
意见建议:牛奶洗脸,可以美白,保湿。除菌,清洁皮肤。多吃蔬菜水果,
有用0
罗延平 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擅长:整形美容
已帮助用户: 22238
问题分析:每一位爱美的我们都想拥有白皙水嫩的肌肤,但是要让肌肤变得白皙动人毕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们试过很多方法都成效不大
意见建议:可以试下以下一些美白小窍门: 1、牛奶美白:对于肌肤的美白护理来说,牛奶美白是有效果的方法之一,牛奶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高级的脂肪和各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还有很多维生B族。它不仅可以美白肌肤,还能养发,因此,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可以让肌肤得到充分的滋润,白白嫩嫩。   2、坚果美白:还有一种可以吃的食物,可以让美白效果加倍,那就是坚果了,它是植物的精华部分,营养丰富,富含了蛋白质油脂和矿物质维生素等,能够增强人的抵抗力,最重要的是美白的有效方法。   3、豆浆美白:大s美容大王的美白法宝就是喝豆浆了,因为在都将当中,含有了丰富的植物蛋白,钙、维生素b1等物质,对肌肤嫩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如果军训期间刚好赶上来月经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如果军训期间刚好赶上来月经的患者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来调整月经的时间,将月经推迟。
2.日常护理:患者要注意日常护理,军训后大量出汗,要及时洗澡,尤其注意局部的清洁护理,避免汗液刺激局部,导致身体不适。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孕期私处好黑的处理方法如下:
如果怀孕期间受雌激素的影响,外阴以及阴道的黏膜会出现着色的现象,就会表现为颜色变深发黑;由于某种疾病也会导致阴道颜色变黑,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异位在阴道黏膜,局部就会出现紫蓝色结节,这种结节颜色是黑色的;由于阴道某种肿瘤,比如血管瘤也会导致阴道的颜色发黑,所以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手臂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很有可能是日光性皮炎。首先要避免长时间的阳光照射,避免用热水冲洗,避免用盐水、酒精、醋精反复擦拭;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生葱、生蒜、辣椒、芥末;同时要注意避免吃一些发物,如:牛肉、海鲜、鸡鸭、鹅狗肉、猪肉头蹄下水等。在避免以上情况下,可以服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1次,每天1粒,同时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每次2次。可以外用复方黄柏擦剂湿敷,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然后在湿敷后使用地奈德软膏。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般情况下,太阳晒得皮肤过敏,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水光针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
对于日光引起的肌肤过敏,可以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用舒敏保湿喷雾涂于肌肤上,再配合肌肤保护修复霜早晚使用;另外,用复方黄柏洗液进行冷湿敷,再配合舒敏润肤乳液、糠酸摩米松软膏,早晚使用;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瘙痒和干燥症状,可以口服甲泼尼松龙片,也可以外用尿素维生素E乳,可以选择水光针治疗。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可以擦多点防晒霜,戴个帽子,避免晒伤了皮肤,脸被太阳晒红了,可以用青瓜切成薄片敷下脸,或者用毛巾泡下冷水然后敷脸等下脸上的热气就会消退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般情况下,皮肤晒得发痒,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法进行改善。
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不做特殊处理,过一段时间就会消退;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建议患者不要过度晒太阳,如果反复发作,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盐酸奥洛他定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