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凝血酶可以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就能计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疾病。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主要分布在血浆,也可以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中。正常血浆浓度是1.5—3.5g/L,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等。
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是由于老年、吸烟、肥胖、应激、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导致的。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I,能转变为纤维蛋白参与凝血活动。
血浆纤维蛋白原也称为血浆第一凝血因子,是存在于血浆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参与人体的凝血过程,它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化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主要原因见于多发性髓瘤,糖尿病妊辰高血压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休克,急性肾炎等导致的。纤维蛋白原主要是在凝血酶作用下,裂解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动聚合,形成不稳定性的纤维蛋白,在经过活化的XIII因子的作用。
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2-4g/L。如果纤维蛋白原升高,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可以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急性感染,烧伤,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大手术后,妊高症,恶性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