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738度出汗

会员102638477 30岁 已回复
我是发烧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先是拉肚子后来就是扁桃体发炎用头孢类药物输液血项从高3千多现在已经正常胸片也正常为什么还有低烧有时体温也能降到37度以下发烧时也会出汗有点老是想大便的感觉请问大夫我这是怎么了怎么老是反复呐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庆东 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常见神经内科重症疾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64297
你好,目前需要查查发热的病因|#|你好,目前考虑是局部感染导致的,建议继续应用左氧氟沙星消炎治疗,同时治疗肠道疾病
有用0
关注
颜承尧 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柴里分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脑出血
已帮助用户: 140917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情况,应该考虑是受凉,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造成的,可以应用感康,阿莫西林,肠炎宁治疗,多喝水清淡饮食,吃易消化食物,热敷,按摩腹部等,希望我的回答你满意,给个评价,谢谢
有用0
关注
王月洁 医师 阜城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球后十二指肠溃疡,老年消化性溃疡...
已帮助用户: 6544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叙述,可能是由于着凉或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这和你本身的免疫力有关,可口服谷维素片,鞣酸蛋白片,布洛芬片诺氟沙星胶囊,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杨伟 医师 杨伟中医诊所内科
擅长:肝内胆汁淤积,胆石病,胃肠疾病
已帮助用户: 32222
指导意见:你这个是炎症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引起的反应情况,可以继续使用消炎药品如阿莫西林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发烧不出汗可能是因为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如果发烧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退烧药物,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在恢复期间还应该多喝温开水,这样才能够让身体出汗,将毒液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尿液的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排出体外,从而能够达到退烧的效果。如果出现发烧的现象还应该注意多休息,不要长期熬夜,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加快身体新陈代谢。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发热出汗说明身体温度有所降低,但并不代表已经退烧。建议患者发热后要注意物理降温,减少衣服,用湿毛巾覆盖额头和四肢,帮助退烧,38.5℃以上的患者要及时服用退烧的药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发烧的出现。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宝宝发烧常见于体内有病原体的入侵,病原体在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而导致体温的升高。体温升高,孩子会出现发热。但孩子出汗还发烧,说明体内的热量没有完全散出,炎症没有完全控制。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发热后出汗是不用处理的,是属于正常现象,出汗以后热量随着汗液的蒸发会消散,病人的体温也会随着下降,发热出汗是好事,不是坏事,很多病人服用退热药物之后也会出汗然后体温下降。出汗多的病人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水分丢失过多。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小孩出汗还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暖过度,室内温度过高,宝宝穿的太多,晚上睡觉时盖的被子太多,都会引起发烧和出汗。
但这只是一种体温较低的症状,体温会随着衣服的减少而降低,体温也会随之降低。此外,发热是因为孩子得了感冒,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低烧的情况,可以多喝水,出汗,这样可以降低其的身体温度。高热的情况下,一般都是38.5度以上,此时需要通过退烧药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孩子出了一身的汗并不代表就是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于孩子在出汗后没有换衣服,从而造成孩子着凉,从而造成抵抗力降低,从而造成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此,孩子出了汗要换掉,因为孩子没有抵抗力,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当然,如果孩子发热之后会出现出汗,可以用出汗来将体内的热量转移出去,达到退烧的目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