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偶尔胸痛

会员97693606 3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请问医生,安静的情况下心跳过快,但是最长的时候持续了一分钟,心动过速持续多长时间算 病,麻烦医生了。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郑静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耳源性疾病,颈椎病变,适应障碍,更年期综合征,抽烟...
已帮助用户: 1625
指导意见:你好,心动过速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建议医院检查下心电图,最好是动态心电图,这样才能明确病因,不能从时间上判断,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有用0
关注
梁长岭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多年从事内科问题的诊治,对肾内科相关级别尤其擅长
已帮助用户: 6722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情况,在安静状态下存在心动过速、持续一分钟,估计存在阵发性心动过速问题,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意见建议:对于心动过速的诊断,不存在持续多久的问题,只要在平静状态下,经常超过100次/每分钟,有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就需要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垒娜 医师 大名县中医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486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心肌供血不足,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症状
有用0
关注
张亚冰 护士 景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2488
指导意见:先建议您查个心电图,心跳超过一百下就算心动过速,如果经常发作,建议您去医院心内科就诊
有用0
关注
张西山 医师 阜城县崔庙镇管庄村卫生室内科
擅长:急性单纯性胃炎,胃肠道感染,慢性腹泻
已帮助用户: 5196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应该去做心电图,排除一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正常窦性心率是60到100次。超过了100次就是心动过速。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是超过了140,就需要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偶尔胸闷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等。
如果是中老年人,可以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致管腔狭窄导致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比如运动、饱食、寒冷刺激、吸烟、情绪激动等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也有可能是自发性气胸,主要是因为肺部大泡破裂导致的,一般都是因为人和气胸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需要X线或者CT检查才能确诊。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速的原因首先是生理性的原因主要是紧张,焦虑等。其次是病理性的原因,例如患有低血糖,严重的贫血等。治疗上首先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其次是服用降心率的药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效果不错。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胸痛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一部分肺结核患者,病灶可以侵犯胸膜,或者引起胸膜炎,即使病情好了,也可能会出现胸膜黏连现象,在深吸气时了以出现胸痛。这种症状,并不因为肺结核治好而减轻。所以,一部分肺结核患者,即使病情已经完全好了,也还有胸痛瞎想,一般并不太严重,对健康并无大碍,也没有特除的治疗方法。

王栋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部小结节、早期肺癌、多原发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诊断和以微创手术为主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尤其擅长早期肺癌、多原发肺癌的精准定位和解剖切除,以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诊治气胸、胸腔积液、血胸等。

通常来说,心动过速用以下药最好,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电解质紊乱,或者是剧烈运动引起的,首先要做好充足的睡眠,做好电解质检查,如果不能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可以采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来控制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有可能会有心室颤动等危险的心律失常,这时候要保持病人的血钾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同时要积极应用胺碘酮等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跳过速可导致突然死亡。比如室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心脏骤停。恶性心律不齐是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包括:特发性的心律失常,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还有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恶性心律不齐。大多数的心动过速不会导致突然死亡,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伴随着迅速的心律不齐的预激综合征,以及迅速的房扑,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不管是不是心脏骤停,都要明确其发病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