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医生,我24周做了心脏B

会员99347693 23岁 已回复
您好,医生,我24周做了心脏B超和四维,说的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我想问下我需要做什么复查比较好呢?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旭秀 医师 昆华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08301
你好,你这个继续做一个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就可以了,看看心脏有没有问题了的!
有用0
关注
高荣平 医师 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异位妊娠,流产合并感染,难免流产
已帮助用户: 2856
指导意见:你好,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的,不过有好多宝宝出生后都比较好的,建议你慎重考虑的
有用0
关注
李庆祥 主治医师 阜城县中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 13322
指导意见:您好!四维彩超显示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他是超声的一种表现,不代表心脏畸形。可能是乳头肌沉积钙化,以后会随着胎儿的生长而消失,不要过于担心,做B超检查密切观察其变化就可以了。
有用0
关注
王庆云 主治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二级
擅长:妇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2497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如果只是胎儿心室内的强回声光斑,多数是因为腱索钙化引起的,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失,做普通的彩超检查就可以。
有用0
医生
擅长:
已帮助用户: 43052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怀孕24周,做的心脏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有可能是胎儿的乳头肌和腱索的反射。你也可以去医院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心内科病房或危重病科病房使用的多导监护仪售价较高,上万元1台,但功能完善,可同时对血氧血压乃至呼吸频率及有创血压进行检测,如远程感知心律为主要方式,则成本较低,市场上出现了与手机相关的穿戴式监控器(MPC),用手机上的显示屏做监控屏,售价千元至上千元,有些指脉氧检测仪还能显示心率变化情况,但通过脉氧变化来间接响应,售价较低,约百元至几百元。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婴儿心脏不好的症状有:1.全身症状,例如精神差、疲乏无力、爱出汗、身体瘦弱、哭声弱、吸吮能力差、过分安静、不爱运动、喜蹲踞、体质差易患病等;2.皮肤及黏膜改变,如皮肤、口唇、甲床等;3.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4.心脏杂音,紧贴婴儿的心前区可以听见及呼呼样或隆隆样的杂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心脏早搏可能会猝死。
有些人得了这种病后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平时生活不规律,长期抽烟酗酒,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也有可能是因为精神不稳定,经常感到紧张、过度疲劳、失眠等。还有一些是由于药物和手术引起的心脏早搏,比如长期服用刺激性的药物、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等,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心脏早搏。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st一t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同时也会引起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心脏st一t的改变是从心室除极后到负极的起始,t波代表着阴极心电的表现,这二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都是在正常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个数值就是st一t的变化。神经性循环乏力是神经功能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它会影响到心脏的传导和其它功能,严重者还会引起心肌梗塞。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如果是心脏不好,长期心衰稳定期患者可以在热水里浸泡,水温在40℃左右,可以舒筋活络、改善气血。
如果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最好不要用热水泡足,因为在泡脚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四肢运动,增加了心肌的氧气消耗,热水还会使足反射性心率加速,使心脏缺氧加剧,并有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心脏不好是否可以泡脚,需要分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不好是不能喝酒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的心脏不好是由于酒精性心肌病导致的,是不能饮酒的,如果是其他类型心脏病,少量饮酒问题不大,但还是建议不要喝酒。当患者存在心脏不好的情况,往往需要长期口服必要的治疗药物,比如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依那普利等药物,在此期间,如果喝酒,则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