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宝宝腋窝查三十度五算烧

会员99281789 8月 已回复
请问一下宝宝腋窝查三十度五算烧吗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锋 主治医师 邹平县中心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 87678
问题分析:你好,宝宝年龄小,本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的,正常体温可在36-37之间的,夜间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偏低。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不需要担心的,做好冷暖保护,多喂水,体温看正常的,继续观察就好。
有用0
关注
芦静 护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营养缺乏症,小儿厌食,囟门发育不良,维生素营养障碍...
已帮助用户: 6658
指导意见: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9℃~37.9℃之间。在口腔处为36.7℃~37.7℃之间。在腋窝处为 36.0℃~37.4℃之间。但是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而且腋窝温度测量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影响而出现异常。建议可以不同时间段多测量几次减少误差。
有用0
关注
燕景珂 护士 安阳妇幼保健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腹泻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
已帮助用户: 1101
指导意见:一般人体在常温下的正常体温是在36.3-37.2之间。这种情况是较低的,多注意保暖,不是发烧啊!
有用0
关注
钟永军 医师 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卫生院儿科 一级甲等
擅长:小儿肺炎
已帮助用户: 30534
指导意见:你好,腋窝温度在35.5摄氏度,属于低体温情况,可能是因误服过量药物引起,或者因严重感染疾病引起,建议可以先观察情况,如有其他身体不适,可以去医院就诊。
有用0
关注
种苗凤 护师 唐县妇幼保健所儿科 一级甲等
擅长: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维生素D缺...
已帮助用户: 384
指导意见:您好 根据您的描述您确定是30.5度吗还是35度?如果是建议您重新测一下您描述不准确。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宝宝腋窝淹的红是因为出汗过多,而且通风不良所致,所以可以选择棉质的衣服,外敷药膏。1、给孩子们套上棉质的衣物,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的将汗水排出体外。因为有些孩子的腋下淹的红色是因为汗多了,穿着的衣服也不是很好,导致汗对肌肤有一定的刺|激;2、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利多卡因、林可霉素等药物,可以快速改善孩子的腋下肌肤出现红色现象。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发烧四十度,就是高热。人体处于高热的期间,如果长时间的处于高热,容易导致身体的能量消耗过大,容易导致脱水,针对这种体温需要进行紧急的处理,可以考虑物理降温,也就是通过温水擦拭、温水擦浴、酒精擦拭。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宝宝发烧四十度又反复发烧要判断孩子服用药物当中是否有退热药物。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退热药物都存在起效的周期,只能在药物存续期间内起到退热效果,如果每次服药都是在发热开始的时候进行,而体温正常的时候不再补服,则有可能会存在药效失效后体温反复。需要根据药物说明书定时服用退热药物,而不是在体温上升的时候才开始服用。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三天两头发烧,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的感染,比如病毒性感冒、细菌性肺炎等,如果细菌不能清除,细菌就会继续存在,从而造成发热,但是用了药物后,还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对于反复发热的儿童,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来确定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儿童发烧的症状在排除病因后会有很大的改善。当儿童出现高热惊厥时,要及时使用退热药,比如布洛芬等。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宝宝隔三差五就发烧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如果宝宝隔三差五就发烧,需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如果这种情况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需要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需要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宝宝出现过敏的情况,建议家长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来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是由于有蒸发散热的情况导致的。建议是能够先适当的服用退烧的药物,或者直接可以进行物理的降温,可以用温开水来擦拭身体来缓解目前的症状。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多喝温开水。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