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冷冻治疗雀斑

会员7613261 --- 已回复
液氮冷冻治疗雀斑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杜华超 主治医师 乾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治所传染科 二级甲等
擅长:艾滋病、传染性肝炎、脂肪肝、狂犬病、脱发、过敏性皮...
已帮助用户: 47608
你好,对于雀斑也可以尝试用冷冻或者激光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内服复合维生素B族,外用3%氢醌霜、维生素A软膏外涂,中药以滋补肝肾、调节气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药物为主,比如舒肝丸、逍遥丸等药物。
有用0
关注
王骞 安徽歙县新溪口乡育林村卫生室外科 一级丙等
擅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
已帮助用户: 277184
指导意见:你好,也可以试试,雀斑是常见于面部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尤以夏季重,杜绝暴晒。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液氮冷冻治疗等方式去除雀斑。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雀斑比较轻微,可以按医嘱选择氢醌霜、熊果苷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淡斑的作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雀斑的现象。
2、液氮冷冻治疗:如果患者的情况相对严重,则可以选择液氮冷冻治疗,该方式主要是利用液氮冷冻使局部的皮肤出现异变,进而促使细胞坏死脱落,进而达到祛斑的目的。
此外,患者应该注意日常防晒,避免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以免加重雀斑的现象。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长雀斑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导致的。
1、内分泌失调:雀斑一般是色素沉着形成的,如果体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可能会促进黑色素的生成,在皮下形成堆积,出现长雀斑的情况。
2、紫外线照射:如果在紫外线较为强烈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也没有做好防晒准备,皮肤受到过度日晒,可能会使皮肤出现皮损,使皮下出现色素沉淀,不仅会加重原有长色斑的情况,还会引发长雀斑的情况。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雀斑是可能遗传的。
雀斑是有一定几率遗传的,如果雀斑影响了面部的容貌,平时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防止斑纹加深,求美者也可以通过激光祛斑的方式将雀斑祛除掉。利用激光选择性的光热反应,针对斑纹中的色素物质进行击碎去除,一般可以维持3-5年左右的时间,维持的时间和具体效果会根据个人体质出现不同。
为防止雀斑复发,平时要避免长时间的阳光照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现雀斑的情况,是可以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去除的。
存在雀斑的患者,身体皮肤会出现圆形椭圆形的黄褐色斑点,属于一种色素性皮肤病,如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给心理造成压力,可以到正规医院挂皮肤科,通过二氧化碳激光、高频电针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穿透皮肤表层、使黑色素细胞破裂,从而达到去除雀斑的效果。
在去除雀斑后,身体恢复期间,需要多注意局部的清洁与卫生。还需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太阳光直射局部皮肤表面,导致色素沉着的现象。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雀斑的治疗效果通常会通过2—3次的光电治疗,结合激光和光子的治疗,治疗效果根据雀斑的类型会不一样。界线比较清楚的雀斑,治疗效果可以达到80%—90%的清除。如果连片,不清楚的雀斑,治疗效果可能能达到60%—70%,也都比较理想。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雀斑形成主要是遗传原因所致,但也可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加重症状。
所有的雀斑都是遗传基因引发,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故雀斑后天形成的时间段也有所差异。大多数人的雀斑可在青春期因激素水平分泌旺盛而出现,后续如果没有做好防晒护理,可能会加重雀斑症状,使斑点面积扩大、色素沉积加深。建议面部雀斑的患者可以到专业医疗美容机构选择合适的医美方式治疗,常见为光子祛斑。光子祛斑能够促使激光深入皮下组织,粉碎黑色素并将其排出,能够有效改善面部雀斑,使肌肤更加光洁白皙。但需要注意,激光祛斑后皮肤屏障较弱,应遵医嘱选用修复产品以稳定肌肤状态,有助于创口恢复。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