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母婴店内推销员问我给我家宝

会员94531208 23岁 已回复
昨天母婴店内推销员问我给我家宝宝吃的是伊可新还是鱼肝油,我说伊可新她说不是鱼肝油,请问医生我现在给宝宝吃的伊可新每天一粒不固定时间吃是正确的吗?还需要另外补充鱼肝油吗?难道这两者不是一样的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海鹏 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小儿肺炎
已帮助用户: 14681
问题分析:这两种是一样的,选择一种即可。鱼肝油是预防孩子佝偻病的发生。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
意见建议:当孩子缺乏时会引起睡觉不踏实。孩子出生满14天时就可以规律补充。能添加到两岁。结合晒晒太阳。能促进钙剂的吸收。
有用0
关注
龙振华 医师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肺炎
已帮助用户: 328
指导意见:你好,伊可新就是鱼肝油,医学叫维生素AD滴剂。每天一次,每次一粒。
有用0
关注
郑红岩 医师 肥城中医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口炎,...
已帮助用户: 616
指导意见:你好,两者是一样的,宝妈不需要给宝宝单独补充维生素AD,不管吃鱼肝油还是伊可新,都是为了促进钙的吸收,宝妈可以给宝宝吃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就不用再单独补充D了
有用0
相关问答

是真的,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比较脆弱,母婴不合黄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有伤害。该必须住院观察接受治疗的,孩子的黄疸在持续下降就证明有好转,如果黄疸持续不断下降,可能需要进行照蓝光或者是做换血治疗。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总的来说乙肝母婴阻断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因为宝宝出生以后都要打国家常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而且现在对那些高病毒载量的孕妇也有口服的抗病毒药。现在国内各地各个医院的母婴阻断成功率几乎已经高达了95%以上,具体的每个医院的情况又不一样。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HBV-DNA即乙肝病毒基因,若乙肝病毒DNA10的6次方以上属于偏高,孕期一定要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妊娠B级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进行乙肝母婴阻断。
乙肝病毒DNA阳性患者若母乳喂养会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患者应自行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同时,建议在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及20天左右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单位。出生时分别在两侧股四头肌即大腿前面的肌肉处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因三角肌处要接种卡介苗,不建议在三角肌处接种。在出生、1个月、6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建议在宝宝7个月时检查乙肝五项,了解阻断是否成功。
乙肝病毒DNA阳性者新生儿在正规接种后阴道分娩不增加感染几率。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产后42天母婴检查方面是全身的检查和妇科的检查,全身检查包括要测血压、测脉搏、查血常规、尿常规,了解身体的状况,还要了解喂奶的情况。在妇科检查方面还要检查盆腔生殖器官,是否已经恢复到怀孕之前的状态,评估盆底的一些功能。在宝宝的检查方面来讲,主要是评估宝宝生长情况、宝宝吃奶状况。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甲肝其实是急性自限性的肝病,通过母婴传播的是极为少见的。丙型肝炎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疾病。
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甲肝属于急性自限型肝病,一般在4-8周左右就能完全康复,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丙肝病毒能够彻底根治,可以选择抗丙肝病毒的药物,一般3个月左右就能彻底根治。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丙肝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也不是很重,但丙肝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母婴阻断的成功标准,简单的说就是婴儿没有感染乙肝,婴儿的乙肝表面抗原是阴性,乙肝DNA也是阴性。如果检查乙肝五项全部是阴性,或者出现表面抗体阳性是乙肝母婴传染阻断成功。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