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好宝宝一岁半,就长了两颗

会员94409401 1岁 已回复
医生您好宝宝一岁半,就长了两颗牙齿,还是尖尖的,想獠牙一样,医院里检查说是缺锌和铁,叫吃虾,有什么好的办法?或怎么治疗,小孩一直不上牙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效文 医师 阜阳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2838
可以等着看看下,以后还会继续发育的,两周半的时候基本成型
有用0
关注
董福君 主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其他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感冒,小儿缺铁性贫血,新生儿低钙血症,儿童遗尿...
已帮助用户: 19649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提供的临床资料来看,宝宝一岁半,就长了两颗牙齿考虑临床上多与缺钙、铁锌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在当地的儿科医师的当面指导下使用迪巧、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锌口服,适量晒太阳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3的合成,以促进钙剂的吸收,很快就能好转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岁半的宝宝是可以吃螃蟹的。
一岁半的宝宝是可以吃螃蟹的。螃蟹的蛋白质比较丰富的,营养元素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螃蟹属于凉性的食物,因为孩子年龄段小,胃肠功能还不是发育的不完善,所以说也不能过量的食用,会增加孩子胃肠的负担,会造成腹部不适、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出现,所以说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少量的食用螃蟹,一定不要食用过多。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岁半宝宝呕吐考虑是喂食或者是进食不当、消化功能发生异常所致的。
家长发现宝宝有恶心的症状,应该马上去医院就诊,医生会给宝宝做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因。当孩子出现呕吐状况时,应有助于使儿童坐下,将头侧过来,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如果家长在喂食之前就发现了宝宝有呕吐的现象,可以给宝宝喂些流质或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喂的次数要少。如果呕吐症状严重,家长可以将其放到床上,或者用毛巾擦干净。若患儿为感冒所致消化功能异常,应马上带到医院诊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年多一点的孩子,通常不会出现耳鸣的。
一岁半的婴儿,由于年龄较小,且刚刚学会说话,所以并不会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是耳鸣。耳鸣是听力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即耳部或头部有声音,但外部没有相应的声音源。耳鸣分为客观性和主观性。
大部分的耳鸣都是主观的,孩子们不会意识到,也不会说。客观性耳鸣一般都是器质性的,一般不会出现在一岁半宝宝身上。
如果不放心,建议带孩子去就诊并仔细检查。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一岁半宝宝奶量是450~600ml。具体分析如下:
每个宝宝的体质和遗传因素不一样,所以需要的奶量也不同,一岁半宝宝喝奶量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是450~600ml,而且所摄取的食物由单纯乳汁为主逐渐过渡为以粮食、蔬菜、肉类为主食的阶段,孩子的食物种类需要逐渐过渡到与成人相同。家长日常要合理喂养宝宝,可以让宝宝适当晒太阳,提高免疫力。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一岁半宝宝咳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鱼腥草注射剂进行喷雾吸入。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氨酚黄那敏颗粒、橘红颗粒、盐酸氨溴特罗口服液等。每日两次测温,若有发热表现,需做x光片、血常规、支原体等。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液是支原体的炎症反应。
此外,如果宝宝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家属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积食是常见的现象,具体的症状如下:
1、厌食。吃饭不吞,要很长时间。
2、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小孩消化功能不好,腹部胀满、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干燥或酸臭。积食久了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3、免疫力低。长期积食会影响发育,导致抵抗力下降,还会经常感冒、咳嗽、患肺炎。
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小孩长期积食会损伤脾胃,导致胃肠疾患,使小孩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不动会大汗淋漓或睡觉时汗多,平时要注意孩子身体状况。
5、面黄瘦弱,舌苔厚且白,鼻梁两侧发青。积食会有面部表现,如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口气有酸腐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