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伤口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在做完骨折术后,如果出现了伤口感染,要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是表面的创伤或深层的伤口感染。表面的伤口感染需要进行局部换药,同时可以进行红外辐射治疗。深度感染要进行全面的清洁,用冲洗管道进行连续的引流,再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的情况选用敏感性的消炎剂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不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可以选择使用内固定钢板等作为外固定的支架。
骨折术后伤口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影响伤口愈合、引起骨髓炎、导致骨质疏松等。
1.影响伤口愈合:骨折术后伤口感染会引起分泌物渗出,影响伤口的愈合,造成无法正常拆线。
2.骨髓炎:长时间的伤口感染可以导致组织坏死,进而可能引起骨头的感染,最终出现骨髓炎。
3.骨质疏松:长期的骨髓炎会导致骨质疏松,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造成骨折处长久不愈合。
复查进行清创处理,把坏死组织去除,引流充分,定期复查即可,骨折愈合过程分三个阶段,一个是血肿机化期,这一阶段纤维连接生长需约2周,再然后是骨痂形成期,即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阶段,此期约需2个月。最后是骨痂塑形期,骨髓腔再通,恢复原型过程需约2年。
一旦切口发生炎症感染,千万不要自己在家擅自用药治疗和处置,以免炎症扩散导致骨髓炎,应该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外科就诊,由专科医生看实际病情清洗消毒伤口,按时换药消毒,并使用抗炎药物治疗炎症感染,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手术治疗是骨科治疗骨折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手术必然就会损伤皮肤和肌肉,出现伤口,就容易发生切口炎症感染。
通常情况下,骨折伤口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疼痛的症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骨折患者如果平时护理不当,可能因为被病菌感染,进而出现伤口疼痛的症状,建议骨折伤口感染的患者以按照医嘱使用有抗感染、消炎等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青霉素钠、罗红霉素胶囊等。
通常情况下,骨折伤口感染,经过积极治疗,一个月左右能好,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慢性骨髓炎,进而不会好。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骨折伤口感染如果是软组织感染,一般只是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之间的感染,经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换药,内服清热解毒排脓的中药,一个月左右即可痊愈。如果骨折伤口感染较深,感染到骨折断端引起骨髓腔感染,形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形成窦道瘘管,长期流脓和分泌物,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合,日久形成慢性骨髓炎,窦道流水难以愈合。需要做窦道搔刮手术切除疤痕窦道,或者做死骨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