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的检查

会员112644863 40 已回复
像心动过速查找病因,去医院应该检查什么项目呢?谢谢!想得到帮助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朱鲜阳 主任医师 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介入...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了解你的症状分析,目前考虑你可能是有心律失常,比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是有快速性房颤等,建议要注意休息,减轻压力。可以到三级甲等正规医院,进一步做心电图,彩超,或者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治疗,祝健康。
有用0
彭丹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军区总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诊治。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病情,建议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必要时电生理检查。
有用0
支晓明 副主任医师 铜陵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得介入封堵术。
你好,做个心电图检查结果看看,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查看看有没有甲亢的
有用0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你好,做个心电图检查结果看看,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查看看有没有甲亢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1.体格检查:观察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体征,例如房室分离,颈静脉有不规则的炮形A波,第一心音强度不一,每一次心搏之间的收缩压都不一样。
2.心电图:对于宽频QRS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采用Vereckei四步法进行。aVR导联QRS波形为R型或Rs型,否则转到第3阶段。QRS波与束支(或分支)阻滞曲线不一致时,应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反之,则转入第4阶段。Vi/Vt3.电生理:通过心脏起搏器获得的QRS形变来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食道导管记录P波,如果有明显的房室分隔或房室Ⅱ度阻滞,可作为室性心动过速的辅助诊断。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要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1.心电图:心电图能够帮助患者查明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具体情况。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完整记录24小时内的心脏电活动,从而帮助患者了解病情。
3.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脏有无存在器质性病变或损伤,从而明晰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查、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检查。
通常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会引发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查、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检查。上述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内容。
1、心电图:检测有无前刺激,也就是delta波,PR间隔时间有无缩短,有无继发STT变化;
2、心电发作:检测发作次数、QRS波的宽度、P点反向;
3、动态心电图:能清晰地显示发作时的心电图,并能清晰地看到发作的起始和终末,对确诊具有一定的帮助;
4、无创食道调搏:经弱电刺激后,确定其原因;
5、心内电生理学:手术是一种小切口,需要在导管室内植入一根电极,根据病人的心脏兴奋程度,确定发病原因。血压患者、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所致的病理性心动过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需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查,确定病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问题分析:从您提供的报告单来看,您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指导建议:第一,甲减(甲减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应该看看内分泌科医生进一步诊治。第二,高甘油三酯血症。针对这种情况,只需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三,高血糖。有可能存在着2型糖尿病。

刘小民主治医师内科中北大学医院已帮助用户:89764
擅长:代谢类疾病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动态心动图等检查。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烦躁、紧张、乏力、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等症状。在进行检查时,应以心脏检查为主,对患者的心律、心脏电功能进行检查,还需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以便于了解患者的心脏状态。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维持情绪稳定,避免出现大喜大悲的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