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生故事 > 医患温度|只要能帮她减轻一点儿痛苦 我们辛苦就值得

医患温度|只要能帮她减轻一点儿痛苦 我们辛苦就值得

收藏
作者:媒体中心 来源:寻医问药网 2016-08-10 11:00

  七月的一个周末午后,往日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北京佑安医院急诊大厅略显安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平静……

  那天我值急诊连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拉紧了我的神经,应声望去,一个文弱的中年男子满脸焦急的向分诊台走来:“护士、护士,快救救我妈吧!”“您妈妈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和戴倩迎上去,异口同声地问道。“我妈有肝硬化,不知道吃什么药过敏了,全身皮肤都破了,路都走不了,快救救她吧!”中年男子话语间充满恐慌与无助,我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进入我们的视线,她弓着腰,脸部的肌肉像麻花一样拧在了一起,每一步都走得踉踉跄跄,我赶忙推过平车,将她推入抢救室。撩开患者的衣服,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患者全身布满皮疹、水泡、大面积的皮肤破溃,鲜红的破溃创面不断有液体渗出,经二线、三线医师会诊明确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药物过敏引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因皮肤受损面积大,给护理带来很大难度。

  由于渗出较多,病人的内衣都和破损创面粘附在一起,每剥开一寸衣服都伴随着她痛苦不堪的呻吟,王卫军老师只好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衣服一点一点剪下来,血肉模糊的躯体让人触目惊心,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无菌凡士林油纱一片一片贴在病人皮肤破溃的地方,然后再用无菌手术垫覆盖在病人身上,足足贴了20多块的油纱,拿镊子的手指都有些僵硬了,王老师的腰大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由于创面大,渗液多,加之患者痛觉神经敏感,护士换药动作不敢过快,时间一点点过去,一次换药需要一个多小时,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不断往下滴,长时间弯腰导致直立身体都很困难,但值班的护士没有一个人抱怨,只要能帮助减少一些痛苦,哪怕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然而,问题才刚刚开始,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丧失,需要使用相对无菌的病床才能保护破损皮肤,防治继发感染。情急之下,我们求助于供应室值班护士王冬梅老师,王老师帮助联系手术室,第一时间帮我们取来了无菌被单。我们在平车上垫上松软的棉被,铺上无菌床单,患者才终于初步安置妥当。

  问题接踵而来,由于患者全身没有一处好的皮肤,无法给予外周静脉穿刺,要开放静脉通路必须给予深静脉置管,二线医师孔明闻讯赶来,立即联系麻醉科医生,顺利为患者置入了颈内静脉置管,为保证患者治疗打开了生命通道。

  虽然躯体的疼痛让患者眉头紧锁,但轻微的酣睡声已经告诉我们她目前情况已暂时稳定了,患者的儿子看到妈妈熟睡的面容,对我们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回想这一天,医院各科室无缝对接、紧密合作,不遗余力地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深切地体会到每个医护人员工作背后那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含义。这里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自然而然的阐释着这句话。英雄并非都是一身戎装,恪尽职守的白衣战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作者/北京佑安医院 田金梅 朱海燕 特约主编/刘慧)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急诊 药物过敏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