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生故事 > 仁心仁术“急诊室故事”:医生坚守急诊28年

仁心仁术“急诊室故事”:医生坚守急诊28年

收藏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3-07 10:26

急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一线部门,病人多、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一名女医生,在急诊科一待就是28年,还乐此不疲,闪烁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她是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2015年当选中央电视台“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的她,其28年从医生涯就是一部仁心仁术的“急诊科故事”。

1987年,詹红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留校成为第一批从事急诊专业医生。从此,她一路坚守这一医疗最前线。

2012年大年除夕夜10时多,一名53岁的病人因身体不适被家人送到急诊科,初步判断病人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她迅速与急诊科医护人员一道投入抢救,吸氧、吸痰、除颤……该做的急救措施都做了,但病人仍数次心跳停止,十分危急。

为让患者跟儿子再见一面,詹红马上通知刚吃完年夜饭回到深圳的患者儿子,“他刚刚开车到深圳,马上折返,希望我们坚持,让他见父亲一面。”抢救过程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凌晨1时多,直至儿子赶到病床前,抢救才终止。当詹红回忆这段经历时,语气中是遗憾与另一种宽慰,“但我们至少让他的儿子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也总算让这个病人过了一个年”。

类似的情形,经常会在急诊科出现。万家团聚的大年夜在急诊科值班,詹红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她想到曾有患者家属深情的一句“你们在积德啊”,作为医务人员也就感到付出之后的心满意足。

为病人心脏复苏,在急诊室是家常便饭。詹红记得,有位因上腹疼痛就诊的77岁老大爷突然晕厥、心搏骤停,急诊科在全力抢救中做了17次的心脏除颤,才把病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詹红对急诊医生这个职业有多爱?同事们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她不是没有机会去别的岗位,不用这么辛苦,挣的也多。”医院一位负责人称,詹红出身于老干部家庭,丈夫是位企业家,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她从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哪怕是因太忙没时间写论文影响晋升,她也无所谓。”

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登革热疫情……每回出现状况,急诊科总是首当其冲,日诊量过千是“小意思”。这种情况下的詹红,既要在临床一线诊疗患者,又要统筹预防疫情扩散,还要尽量避免医务人员受到感染,三头六臂都觉得不够用,但每次她都硬挺了过来。

28年来,她与同事共同处理急诊患者550多万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近100万人次。28年坚守急诊科,意味着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意味着要亏欠家人许多。詹红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恪守作为医生的职责。

“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醉酒的患者躁狂发作、出手伤人,还有个别家属的不理解,但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急诊医生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詹红表示,急诊科可谓是医院的最前沿,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常规抢救技术,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在詹红的多年急诊工作中,诱惑比比皆是,但她从不收受药商“回扣”和患者“红包”。至于为家庭困难的病人买饭、募捐,为三无人员解囊等扶危济困的事,在詹红看来,也早已成为微不足道的小事。

据介绍,中山一院急诊科近5年来无一起医疗事故,在这样一个性质特殊的科室,实属难能可贵。(


关键词: 医生故事 急诊 詹红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