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生故事 > “赤脚医生”林玉才:大山里的“120”

“赤脚医生”林玉才:大山里的“120”

收藏
来源:承德日报 2015-05-31 14:23

1971年,林玉才出生在平泉县小寺沟镇一个偏远的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多病,4岁的时候目睹了父亲因心脏病无钱医治过早地离开人世的一幕。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弟弟艰难地生活,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为更多的父老乡亲治病,每当想起父亲因无钱治病就痛心疾首,绝不让没钱治病而死亡的悲剧再度上演。

品学兼优,名列前茅,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1年,林玉才被分配到黑山口乡卫生院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他亲眼目睹了附近村民为了看病,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

10年卫生院行医的生涯,每当看到病人眼中散发的那种渴盼救助的眼神,每当听到老乡们诉说自己看病之路的艰辛时,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2001年,林玉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卫生院的“铁饭碗”,回村当村医。

2001年7月,林玉才回到了小寺沟镇南仓子村,开始了他的村医生涯。办卫生所没有房子,没有资金,林玉才便租了两间房,借钱购买了药品、器械和办公用品。因为服务好、医术高,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两间房子很快不够用了。于是,他把自己准备结婚用的四间大房子腾出来办卫生所,自己住进了出租房。

医者仁心甘当乡亲们健康的守护神

回村当村医,最初遭到家人的不解和反对,当他说出要改变乡亲们因病致穷的现状后,家人渐渐理解了林玉才的初衷。15年来,在这个有1400多人的小山村,林玉才坚持开小处方、卖良心药,细心服务邻里乡亲。翻开林玉才的处方本,大部分处方所标注的药价都在20元以下,有的甚至不到3元。他说,看病讲究的是对症施治,小处方也能看好病。

“有些乡亲一过来就要求输液,可他的病吃点药就能好,我反复给解释。虽然有时候病人不理解,可我得凭良心。”一次又一次,村民们看到了他的真诚。在村民的眼里,林医生看病询问得特别详细,也好说话,村里谁生病给他打电话,无论白天黑夜,他都能及时出诊。

为能及时接到患者的求助电话,林玉才的手机24小时开机。此外,他还经常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每月光这一项花费就得100多元。服务态度好,加上药品价格低,找林玉才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他要骑摩托车走上几十里山路去出诊。他的那辆摩托车,被乡亲们称作当地最快的“120”。15年来,林玉才坚持出诊不收诊费,他一直有着自己的想法:“我少收病人一点钱,他就能用这个钱多吃几次药,病也就能好得快些。”

“林大夫,您快来吧,我家小孩发高烧一直抽搐,快不行了……”去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当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后,他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是凌晨一点。起身准备药品,漆黑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骑上摩托车直奔村民家中,给孩子打针,待孩子病情平稳后,他才离开,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出门后,一个寒颤让他感觉到深夜是如此的冷,才发现自己出门连鞋都没来得及换,穿着拖鞋就出来了。

回村当村医,他时时刻刻都想着为乡亲们节省医疗费用。多年来,他反复研读中医四大经典和《医学衷中参西录》,总结出好多中医的治疗方法。每次在给村民治病之前,都在自己手上做针灸实验。几年来,他运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哮喘,免费为700余名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免除治疗费用超过10多万元,现有200人已治愈。黑山口村的张占恩患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林玉才的精心调治下免费为他治好了。2007年11月,老人给林玉才送来一面写着“内病外治献医施药、医德高尚实乃可敬”的锦旗以示感谢。

林玉才痴迷中医爱钻研,每次都要翻山越岭去采药,而且在采药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但这些没有吓退林玉才。因为他知道,自己采药加工,成本低,自己辛苦一些,就可以减轻乡亲们的医疗负担。

艾叶、苍术、薄荷、柴胡……一味味药材捧在手中,他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将这些药材炮制后研成粉末制成精美的香囊发给本村和邻村的小孩,利用中药的芳香开窍、癖秽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小儿感冒收到良好的效果。自从2006年至今已发放中药香囊4000多个。

15年带出600余人的“农民义务献血队”

林玉才与献血结缘最初源自一个简单的想法——“卖血挣点钱”。2001年左右,当时每个月只有80元的工资着实让林玉才感到有些生活窘迫,就这样,他瞒着一家人来到了承德。在承德市中心血站,第一次让200毫升鲜血流出了自己的身体。他满心欢喜地等着血站给自己钱的时候,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国家已实行无偿献血,顶着压力把血献出去了,钱还没拿到,林玉才有些失望地离开了。

7天后,林玉才的家里收到了血站邮寄的“回音卡”——“您的血液已经用于临床。”这句话触动了林玉才的神经,“我的血液还能救人?”在经历了家人的疑问和惊叹后,林玉才反复做家人的工作,告诉他们献血不仅能增强人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与此同时他更加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他自己深知:“没有什么比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让医生更有成就感了。”

有了这次献血经历后,家人由最初的不理解也变成了支持。于是,在林玉才每次来承德的时候,“能救人的血液”便一次又一次地流出他的身体,注入一个又一个需要的病人。

让更多的人献血,救更多的人——林玉才决定向村民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你小子在搞传销吧?血站给了你多少好处啊?”每当受到村民们的冷嘲热讽时,林玉才也有过失望、灰心,甚至也曾有过放弃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的念头。但在经历了困惑、质疑等风波后,林玉才坚持了下来。村民们和家人被他的行为感动,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通过无偿献血来传递爱心。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老家一个小屯子,全村只有22户,献血的就达到18户,剩下的只是一些上年纪或身体不达标的。”说起自己的献血队伍越来越壮大,林玉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这样,林玉才一边行医,一边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在他的卫生所屋檐下,有一条“无偿献血、献血光荣”的条幅格外显眼,他甚至请求村里的邮递员在每天的报纸中加上无偿献血的宣传册。每逢集市,他还自己掏钱印制宣传单发放给村民。

也就是这样,15年来,不光自己献血已达4万毫升,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参加了无偿献血,逐渐组成了一支600多人的无偿献血队伍。现在这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已有150多名无偿献血者献血超过1000毫升。如今,承德市中心血站每年都要到他所在的村采血两次,每次都至少有四五十人参与。

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平泉县基层名医……面对各种荣誉,林玉才告诉记者:“与其说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收获者,同时也在被不同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

在村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林玉才认为自己只做了该做的事情。让乡亲们“不为病重所累,不为病痛所苦”,这是他的夙愿,更是他人生无悔的追求。


关键词: 医生 乡村医生 医德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