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花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板房沟村一位村医,以无私奉献和柔弱的身躯护卫着一方百姓健康。她的大爱情怀在当地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座标杆,赢得了广泛尊重。
板房沟村距离巴里坤县城55公里,3个村民小组间隔8-10公里,村民居住分散。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人们每隔十天半月才到镇里来一趟,采购生活必需品。于友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深知乡亲们求医之难。学过一些医学基础知识的她,在上世纪80年代开了一间私人诊所。1993年巴里坤卫生局招录乡村医生,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后,于友花正式成为“赤脚医生”。
那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还缺乏系统化管理,她既要给当地居民看病,又肩负接生、预防接种和产期保健等多重任务。多年来,不管是与亲友团聚,还是在家休息,只要一有病人,她就放下一切背起药箱。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山高路远,她的足迹踏遍方圆几百公里。
她的家是诊所,也是病人的家。她不仅是医护人员,也是后勤服务人员,常常为远路来的哈萨克族病人及其家属烧茶煮饭。遇有病人病情危急时,她还要护送病人到乡、县医院就诊,常常被当作是病人家属。
2009年8月的一天,牧民阿汗老人突然发病,这位高血压患者鼻孔出血不止。于友花匆匆赶到时,老人已不省人事,家人以为老人已去世,哭成一团。于友花发现是淤血堵塞呼吸道致老人窒息。分秒必争的时刻,于友花果断用嘴将老人口腔内的淤血一口口吸出来。老人终于慢慢苏醒过来。一家人转悲为喜,双手捧上奶茶,用哈萨克族特有的风俗感谢于友花的救命之恩。
提起于友花,牧民斯列木汉总说“于大夫是个大好人。”他清楚地记得,去年冬季的一天,他两个年幼的孩子同时发高烧。于友花坐着摩托车火速赶来了。经检查是肺炎,必须尽快送镇卫生院治疗,但斯列木汉家里还有生活不能自理的80多岁母亲。看着左右为难的斯列木汉,于友花说:“你快送孩子去医院,我来照顾老妈妈。”就这样,两个孩子得到了及时治疗。当于友花第二天赶回家时,自己的两个孩子已是饿了一天。
虽然岁月和严寒“馈赠”给于友花全身类风湿关节炎,但她仍无怨无悔地行走在村医的道路上。接诊过多少病人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楚,她只知道板房沟村的人都是她的亲人。
村里一位姓王的老婆婆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唯一的嘱托是叫儿子不要忘记于医生这位救命恩人。原来,老人的儿子十一岁时患急性肺炎,当时丈夫出门在外,村卫生室条件又差,看着漫天的大雪和即将到来的黑夜,王婆婆急得六神无主。于友花二话不说,冒雪摸黑赶着毛驴车几十里路,与王婆婆一起将孩子送到镇卫生院抢救,从死神手上抢回了孩子一条命。
于友花始终坚持对医德的不懈追求。行医中,她用药力求价格便宜且效果好,因为她知道村民的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能省则省。近年来,她为村里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减免医药费约2万元。尽管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丈夫因肝硬化于2000年去世,两个女儿都在上学,但她还是经常接济困难牧民,留家远的牧民在家吃饭、住宿。她的行医收入根本难以养家糊口,全家生活还得靠母亲种地来维持。每每看着年事已高、身体渐弱的母亲辛劳的背影,于友花总是满眼泪水,深感愧疚。
于友花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她说:“村民的健康和好评就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