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岁男孩中性细胞比率是否高(53.3)

会员1141360 42 已回复
患者信息:男 3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7月初得了支气管炎,治好后易感冒、咳嗽,最近约1-2周一直低烧,睡觉时出汗,汗特别多,白天晚上只要睡着了就出,今天早上37.4,听肺里说是有些粗,没干罗音,2天前听时说偶尔听到干罗音,儿科血常规中红细胞压积33.6(36-50),血小板压积26(10-22),红细胞平均体积80.8(86-100),中性细胞比率53.3(45-77)医生说小孩正常是35,淋巴细胞比率36.9(20-40)医生说小孩正常在60,其它项目都正常,医生说有炎症,开了2天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VB6+VC挂盐水,另吃金莲花颗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1、低烧,睡觉出汗严重,消瘦,咳嗽(吃了2天药后停了),怀疑是不是前段时间盐水 挂多了导致身体有些阴虚 2、中性细胞比率是否高了,因时间长了,前前后后2个月了,下一步因怎样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7月分曾得过支气管炎,连续挂了6天盐水,支气管炎前与好了后因感冒发烧也总共挂了6天的盐水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晓南 医师 山东省定陶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5977
病情分析:你好,你孩子可能是由于阴虚肺热导致的。多见于挑食、偏食、饮水过少等引起。
意见建议:可以去看中医,根据辨证综合调理,如使用养阴清肺膏、川贝雪梨膏、麦味地黄丸等。矫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多饮水,多吃具有滋阴性质的蔬菜水果如百合、银耳、雪梨等。
有用0
关注
李克勤 河间市北石槽乡任村第二卫生室妇产科 一级乙等
擅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外孕
已帮助用户: 47453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去的是不是正规医院?,不要疼钱,孩子是重要的,你说呢。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中性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如果孕妇中性粒细胞有升高的现象,可能与孕妇自身生活习惯或是身体素质不佳有关,如果孕妇抵抗力降低,是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的,平时长期熬夜、精神状态不佳、有不良习惯等都会出现此类情况。建议孕妇及时调整自身生活习惯,如果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缓解,此类症状不用进行治疗。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是由细菌感染性所引起的。如果伴有发烧、咳嗽,那就是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如果是伴有腹痛的病症,特别是有右下腹疼痛,可以确诊为有阑尾炎。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挺严重的,中性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也可能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性细胞比率偏低见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引起淋巴细胞升高,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下降。严重细菌感染。特别是严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骨髓造血受到抑制,而外周耗损增多,导致粒细胞明显降低。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是炎症反应的指标,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说明体内有炎症,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等细菌感染性炎症疾病。治疗方面可以用青霉素类的药物或者头孢类的抗生素来进行消炎杀菌治疗。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只是中性粒细胞数偏低不严重。如果白细胞减少,且伴有发烧,感染等症状者应高度重视,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的生成障碍,是由于化学物理的因素,药物副作用等所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破坏增加,如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都会因为破坏增多导致粒细胞减少。分布异常。主要见于慢性原发性分布异常性白细胞减少症。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