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经常肚子痛,有时候下腹痛,有时候...

会员6172388 23 已回复
这个月经常肚子痛,有时候下腹痛,有时候肚脐上面痛,偶尔还会引起肚子右侧微痛,请问这个上火引起的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晓静 河北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 124753
你好朋友,作为女性来讲,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在月经前后会出现腹痛,腰痛等症状,这就叫痛经.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的.如果较轻-般不需要治疗.但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也可以加重痛经的症状.正常月经周期是21-35天,平均28天.月经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或延迟一周也属于正常.建议先做详细检查,对症治疗.顺祝健康!
有用0
关注
尹书方 医师 河北威县贺营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女性不孕
已帮助用户: 374220
考虑胃炎或者溃疡病引起的,建议进一步胃镜确诊.必要时化验是不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确诊之后制定治疗方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得必泰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治疗,一般需要服用2--4周.避免暴饮暴食和生冷食物.辛辣刺激性饮食.不能吸烟喝酒.祝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张延强 威县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科
已帮助用户: 171439
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子宫颈管狭窄等。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明确后对症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痔疮如果出现了嵌顿,会导致直肠肛管黏膜的水肿,甚至影响到肠道的蠕动功能,会表现为明显的腹胀,下腹疼痛,坠胀感,甚至还会伴有发热,急性期查体也可以发现肛周环状内痔伴有水肿,痔疮也会导致便秘的出现,也会继发腹痛。

姜金波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属于尿路感染,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系统治疗两周后,如果症状没有变化,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尿道分泌物的培养以及药敏,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李玉涛主治医师外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专业擅长: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精子畸形、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囊炎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盆腔炎会引起,腹痛,腰痛,下腹部坠痛等症状的发生,需要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热敷下腹部,能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有利于盆腔炎的恢复。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食物。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经前肚子痛可能有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有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宫寒等。
1.痛经:痛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表现为经前或月经期间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盆腔器质性疾病是引起痛经的常见因素,比如盆腔炎,患者可遵循医师指导服用妇炎消胶囊,该药为中成药,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镇痛的药理作用,适用于女生生殖系统炎症所致的痛经及带下,经期也可服用。
2.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情绪变化,包括腹痛、乳房胀痛、便秘、头痛、背痛、肢体水肿等,部分症状可在月经来临后消失。
3.宫寒:宫寒也可能导致腹痛,尤其在月经来潮前几天以及月经期间。宫寒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和体质有关,建议避免接触冷水,多吃驱寒温热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段微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精通卵巢癌、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侵葡、绒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

肚子疼伴有呕吐,可以考虑慢性结肠炎发作,也可能是肚子里有虫子,在中医来说,小孩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很容易感邪致病,所以对于食物来说要严格要求,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生冷和甜腻,尽量别让腹部受凉,中医推拿对于治疗小儿腹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它不仅是儿科消化道疾病的重要信号,也是许多腹部以外疾病的一种表现。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痛苦,甚或加重病情。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