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眩晕,耳鸣,血压增高,拍片诊断为小脑供血...

会员316736 69 已回复
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眩晕,耳鸣,血压增高,拍片诊断为小脑供血不足,诊断是否准确,是否有偏瘫迹象.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患者这情况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肝阳上亢,也可考虑中医中药的方法来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情况下,高血压病护理诊断如下:
1.认知不足,大部分的高血压病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血压水平很低。
2.舒适度变化,病人会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
3.有一定的伤害,高血压病人会出现头晕、眩晕等情况,从而造成身体损伤。
4.没有运动能力的高血压病人,运动起来很吃劲,不能做太久的运动。
建议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根据病人的病历,体检和化验结果来判断是否有高血压。确诊主要有血压、高血压等级、有无其他心血管病的风险因子、继发性高血压、心脑、肾脏等靶细胞等。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为:血压在120以下,舒张压在80以下。收缩压在120-139之间,而舒张压在80-89之间。血压在140以上,而舒张压在90以上。收缩压在140-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二度血压为160~179,舒张压为100~109。舒张压在180以上,而舒张压在110以上。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交感神经兴奋异常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药物和营养品来改善,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是运动神经功能失常,长期脑供血不足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比如,病人会出现时语不清、语言不清、吞咽困难、面部畸形、感觉功能障碍、精神神经意识障碍、异物感、视物不清、耳鸣、听力衰竭等。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降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病人动脉中央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应及时治疗。
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血压是正常血压的3-4倍,收缩压升高或舒张压升高均与疾病有显著相关,可因高血压引起动脉壁的高度受压,内皮细胞受损,低密度脂蛋白容易进入动脉壁,以及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刺激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还发现高血压病病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也升高,这对血管内膜增厚起重要作用。此情况应主动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复检血压、血脂达到正常水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起病,上肢疼痛为本病的特点,首先在颈根及锁骨上部,以后迅速扩展到肩后部、臂及手,疼痛开始为间歇性,以后转为持续性。多在1~2周内消失。受累的上肢肌力减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手和手指的浅感觉减退,肌肉萎缩不明显。查体时可见神经干有压痛。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高血压患者如果平时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到了后期,就会慢慢影响到脑部的血管,导致脑部血管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因此,高血压患者为了预防心脑肾的损害,建议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来平稳降压,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上,有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头痛、呕吐、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