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幽门螺旋杆菌吃抗生素感觉难受,是...

会员5516418 47 已回复
我得了幽门螺旋杆菌吃抗生素感觉难受,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晶 医师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崇德镇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肿瘤内科 、乙肝等
已帮助用户: 189294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你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服用抗生素感觉不适时建议饭后半小时服药
有用0
相关问答

得了幽门螺旋杆菌弱阳性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服用的药物就是甲硝唑或者是奥美拉唑,再配合应用阿莫西林,同时还可以服用一些调理胃肠道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来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后,前往医院做吹气试验或者是胃镜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有没有得到根治。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戒烟戒酒,不要吃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疗效的发挥。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通常有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等。
在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后,儿童通常会有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进食减少等表现。此外,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如果是胃镜检查发现有消化性溃疡,通常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患儿的身体伤害和社交心理问题,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检查幽门螺杆菌最好饭后2小时或是空腹后检查。刚吃完饭就检查幽门螺杆菌是不对的,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部肿瘤等都可能是受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检查方法为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一般静置15-20分钟后吹气,收集气体后在机器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来根治,患者不用过于担心。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是正确的,因为有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幽门螺杆菌会在胃内长时间的稳定生长,通过检查胃镜检查发现的粘膜上皮有无退行性,坏死和炎症,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不过,因为胃镜检查有创伤,因此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时,可以采用碳13或者碳14呼气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指的是幽门螺杆菌。一般情况下,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具体内容如下: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存在于患者胃部的微厌氧菌,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部疼痛、酸胀、食物反流、口臭等症状。而通过查血有助于明确患者体内的细菌情况,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体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抗体。如果患者在检查后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诱发更为严重的胃肠道疾病。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门螺旋杆菌每个人都有,但是如果螺旋杆菌在做碳13碳14呼气实验之后发现dpm超过500以上的,一般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者是一些胃糜烂的情况的发生,所以如果发现有幽门杆菌阳性两个加号的最好还是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得了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给予为胃三联或胃四联的药物对症治疗。
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烟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