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应如何治疗?

会员5053930 7岁 已回复
全部症状:
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上腹不适,瞳孔扩大,疲乏,头晕,耳鸣,身体有些抽搐,失去意识,持续几分钟恢复正常
发病时间及原因:第一次两个月前左右(晚上7点到8之间)第二次是近几天的(晚上7点到8之间),原因不明

治疗情况:没有治疗过。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锋 主治医师 邹平县中心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 87678
您好,孩子的情况要到医院检查,弄清原因的,可做个血离子系列,脑核磁,脑电图看看,排除原因,合理诊治。
有用0
关注
黄树菁 医师 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 131127
指导意见: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有用0
相关问答

与体质虚弱,或者是体内血容量不足有关。不要久坐或久蹲,起来不要过猛,动作要慢。同时不要熬夜,注重睡眠。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瘦肉,淡水鱼,豆制品,鸡蛋等。还要经常到户外活动,加强自身锻炼,增强体质。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当病人发生晕厥时,既要控制发作,又要确定有无任何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在病人发生晕厥时,基本的处理措施应该是将病人置于头低足高位,保证脑组织有尽可能多的血液供应量。立即确定气道是否通畅,并测定呼吸和脉搏等。放松紧领的衣服。如果病人的意识迅速恢复,应该再休息几分钟后起立。并且在起立后再观察几分钟。如果病人在住院的情况下出现晕厥,应该采血检查血细胞比容、电解质和血糖。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目前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于一部分没有前驱症状,经常突然出现晕厥摔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反复发生外伤或经常暴露在易受伤的环境中的人,预防性治疗是最主要。
首先要避免发生晕厥的危险因素,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其中β-受体阻滞剂被用来治疗迷走性晕厥已有多年,可能对少数病人有效。氟氢可的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盐皮质激素。部分血管收缩药可以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和反复血管迷走性晕厥。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物使用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晕厥的原因哟反射性、心源性、脑源性等,虚度真进行治疗。
一、原因
1.反射性晕厥包括血管抑制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
2.心源性晕厥,包括急性心肌梗塞、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粘液瘤等心源性晕厥。
3.脑源性晕厥,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干肿瘤、发炎、变性等,属于脑源性晕厥。
二、治疗方法
1.发作时让患者平躺,头部放低可以很快恢复知觉。
2.对体位性晕厥患者给予高盐饮食。
3.针灸人中,百会穴,合谷穴,十宣穴。
4.对于突发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原因的治疗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和疲劳;
发生颈动脉窦性晕厥的患者应行颈动脉窦神经切除术,而排尿性晕厥患者夜间排尿应采取坐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治疗目标是防止晕厥发作及相关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开展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晕厥发作的原因、典型症状,了解晕厥再发的可能性,避免同样的原因,如闷热、拥挤、站立时间过长。为了避免晕厥再次发生,血管扩张剂治疗会使血管迷走性晕厥更易发生,因此应减少或停止使用敏感患者。
2.增加每日含盐、电解质液体的摄入量,增加血容量。
3.使直立充血实验锻炼血管迷走性晕厥反复发作患者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可减少晕厥发作。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晕厥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低血、心源性脑缺血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晕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症,通常是由自主神经调节失调引起的,如直立性低血压、血管减压性晕厥等;心源性脑缺血、脑血管疾病、低血糖等疾病都是由大脑广泛性缺血引起的可逆性意识障碍。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晕倒后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就医。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