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6岁了,身高1米55,父母都不高,也

会员61932838 16 已回复
我16岁了,身高1米55,父母都不高,也没什么时间运动,我还能长高吗?该怎样长高?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雷欢 遂宁市中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维生素C,谷维素,调经养颜片
已帮助用户: 9459
健康指导:你好,要增高,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含有"氨基酸"的食物,如:面粉、小麦胚芽、豆类、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猪腿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反之,糯米、甜点等食品应尽量不吃,可乐与果汁也少吃为妙,因为其中所含的糖份多,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吃多了会影响骨骼的。此 外,盐也是增高的大敌,必须养成少吃盐的习惯。巧克力和一块吃也会影响对牛奶营养的充分吸收.
有用0
关注
刘馨惠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维生素A过多病
已帮助用户: 34
健康指导:女孩子16岁155不算个子低啦~如果是因为学习占用的时间太多没能有足够时间运动的话,请务必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 1.每天睡足6-8小时 2.奶制品和蔬菜都要吃。每天喝一袋牛奶或者酸奶,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3.注意平时不要驼背,要挺胸抬头 4.还是希望能尽量抽出时间来运动,建议可以跑步、打羽毛球或者游泳。运动后的正确拉伸对于长个子也很关键。
有用0
关注
肖武宇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恶性营养不良病
已帮助用户: 34692
健康指导:根据提供的信息来看,建议调节日常饮食结构,充足的优质蛋白类食物食用,由此补充合成人体组织以及生长激素需要的氨基酸,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减少由此缺乏对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建议日常饮食注意鸡蛋、瘦肉、大豆制品、 酸奶等的食用。同时坚持日常运动。
有用0
相关问答

父母亲身体不高,通过后天加强营养,均衡营养饮食,适当锻炼都有利于增高个子的。一个人身高与先天发育,遗传和后天营养,锻炼有很大关系。一正常足月的宝宝体重大约都在五斤以上,绝对比一个人的手掌大,一般身长50cm左右。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父母矮孩子能长高,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身高有一定的关系,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会受到在胚胎期时的营养供应、出生以后的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本身的身体健康状态、生长发育期营养供应、体育锻炼、睡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的遗传因素影响约占30%左右。父母的身体都普遍偏矮,孩子的个子不一定就会矮。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与父母有关的就是遗传身高,影响占全部身高因素的30左右,不是很大。也就是说父母的身高影响约占30%。可利用父母身高预测孩子成人后的身高:男孩成人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女孩成人时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可以估算一下孩子将来能有多高。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男孩子可以长到十八九岁。超过18岁应该是骨骺已经闭合了,这种症状再次长高的几率不是很大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到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看一下,可以拍个膝关节的片子看看,如果是骨骺已经闭合就是不会再长高了。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女生的身高=(爸爸的身高+妈妈的身高-13)/2,偏差为±5cm,男生的身高=(爸爸的身高+妈妈的身高+13)/2,偏差为±5cm。
生长正常的儿童,要想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支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平稳的情绪、科学的疾病预防等。孩子父母要科学喂养孩子,才能避免孩子身体出现疾病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父母的身高猛长期对孩子的身高猛长期有遗传的。遗传因素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