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夫我有泌乳素垂体瘤,睾酮也高,吃溴隐亭能降低睾酮吗?

会员2 30 已回复
垂体瘤,询医问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莉 医师 个人诊所妇产科
擅长:妇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133077
1. 手术: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率为60-90%,但复发率较高,国外资料在7%-35%,单纯切除者复发率可达50%。其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组织残瘤②肿瘤侵蚀性生长,累及硬膜,海绵窦或骨组织③多发性垂体微腺瘤,④垂体细胞增生。

2. 西药治疗仅对一部分的病例有一定的疗效。如溴隐亭治疗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生长抑制素或雌激素治疗GH腺瘤,赛庚啶,甲吡酮治疗ACTH腺瘤,无功能腺瘤及垂体功能低下者,采用各种激素替代治疗,均为姑息性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治愈,停药后症状复发,瘤体继续增大。

3. 放射治疗: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对其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尚待进一步研究。
有用0
相关问答

垂体瘤治疗依据临床表现、肿瘤大小而选用不同方法治疗。
溴隐亭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它能抑制泌乳素的分泌和细胞蛋白的生成,从而缩小细胞体积。临床多用于泌乳素腺瘤的治疗,对于其他肿瘤的治疗效果不明。溴隐亭处理的泌乳素在两年内保持正常值,肿瘤缩小一半以上时可试减药物,3~5年内可试减药物。有的病人能维持泌乳素的正常,肿瘤消失而获得临床治愈。多数病人尚需小剂量保持。少数对溴隐亭的副作用不能容忍,可改服其他药物,而对溴隐亭耐药的病例则可对溴隐亭产生抗性,显示对溴隐亭有抵抗作用,需采用其他处理方法。具体使用药物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并在医师面诊的指导下使用。

张捷主任医师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帮助用户:5
擅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采用定向手术和吗啡泵等治疗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毁损术等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采用定向手术进行大脑深部病变的活检及治疗等。

溢乳素分泌过高,月经不正常。明确是由垂体瘤所引起,还是由于垂体微腺瘤还是垂体大腺瘤引起,如果吹起的病灶很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办法来控制。否则只有进行手术切除病灶,才能够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泌乳素高垂体瘤会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不育、乳房发育、溢乳等症状。大腺瘤占位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是头疼、视野缺损、呕吐等。泌乳素垂体瘤的症状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的临床症状,一个是大腺瘤占位引起的临床症状。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旦出现了脑垂体瘤,就是选择手术来进行治疗,手术之后也可以选择中药来辨证论治,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千叶和后叶细胞发生的肿瘤,一般会出现之端肥大、闭经、不育以及头痛等症状,所以激素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到破坏。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适当的锻炼,进行情绪的稳定,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为术后化疗提供指导,再就是缩小脑瘤病灶,便于手术切除。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由于泌乳素仅作为垂体瘤检查的指标而无特定值,所以并非泌乳素高者一定为垂体瘤,此外就算泌乳素正常者也会出现垂体瘤。这要与其他检查相结合,最重要的检查包括垂体磁共振检查及增强磁共振检查等,如发现垂体肿瘤占位即考虑垂体瘤。
所以要注意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和心情,不要过度担心或焦虑,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以提高疗效。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泌乳素较高脑垂体瘤这一通常可由口服有关药物来改善。现在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口服溴隐亭,溴隐亭是唯一一种能口服药物治愈的垂体瘤,当然如果口服超过6个月仍无明显改善的话,还需外科手术。
在饮食方面最好要注意一些营养的补充,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还要积极地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从而获得更大的康复。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