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 开放分类: 医学、中药、中医、方剂、丸剂 ...

会员569825 20 已回复
肾气丸 开放分类: 医学、中药、中医、方剂、丸剂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组成] 熟地24 山药12 山萸肉12 云苓10 泽泻9 丹皮9 肉桂3 熟附片3 类别:补益类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证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觉发冷,少腹不适,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 [方解] 本方中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合用,有温阳暖肾,补肾填精,化肾气、行水之功效。泽泻、丹皮、云苓以泻助补。全方温而不热不燥,滋而不腻,阴中求阳,使肾阳虚证得以根治。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哮喘等属肾阳不足者。 [加减法] 1.半夜小便量少者,加五味子8 ;小便量多者,加补骨脂12 巴戟10 2.治疗因为色欲放纵者,加人参10 肉苁蓉15 灵仙脾10 [衍化方剂] 1.加味肾气丸 在肾气丸基础上加入车前子10 牛膝10 ,温肾以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致的水肿。 2.十补丸 在肾气丸基础上加入鹿茸3 五味子9 ,温肾壮阳,纳气归肾,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损,精气不足等证。 【禁忌】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组成】干地黄128克 薯蓣64克 山茱萸64克 茯苓48克 泽泻48克 丹皮48克 桂枝 附子(炮)各16克 【用法】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功用】温补肾气。 【主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禁忌】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方论】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实验研究】1.抗实验性病理代谢的研究 《日本汉方医学》1982(4):10,给增龄大白鼠投与八味地黄丸,探讨了谷光甘肽代谢,结果①晶状体中GSH和GSSG有意义地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有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②血中GSH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参与红细胞膜的谷光甘肽代谢;③睾丸中GSH增加,提示八味地黄丸参与DNA合成和谷光甘肽代谢。2.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2(1):46,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 【各家论述】 1.《医经溯洄集》: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余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盖兼补气也。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立补下焦火也。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2.《医方考》: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生。肾间水火俱虚,小便不调者,此方主之。肾间之水竭则火独治,能合而不能开,令人病小便不出;肾间之火熄则水独治,能开而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附子、肉佳之温热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润壮其水;火欲实,则丹皮、泽泻之酸咸者可以收而泻之;水欲实,则茯苓、山药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渗之。水火既济,则开阖治矣。   3.《千金方衍义》:本方为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专用附、桂蒸发津气于上,地黄滋培阴血于下,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丹皮散不归经之血,茯苓守五脏之气,泽泻通膀胱之气化。   4.《金鉴》引柯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见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5.《古方选注》: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经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   6.《血证论》:肾为水脏,而其中一点真阳便是呼吸之母,水足阳秘,则呼吸细而津液调。如真阳不秘,水泛火逆,则用苓、泽以行水饮,用地、萸以滋水阴,用淮药入脾,以输水于肾,用丹皮入心,以清火安肾,得六味以滋肾,而肾水足矣。然水中一点真阳,又恐其不能生化也,故用附子、肉桂以补之。 肾气丸 【药物组成】桂心4两,干地黄1斤,泽泻8两,薯蓣8两,茯苓8两,牡丹皮6两,半夏2两。 【处方来源】《千金》卷十九。 【方剂主治】肾气不足,羸瘦日剧,吸吸少气,体重耳聋,眼暗百病。 【用法用量】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酒送下,1日3次。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79563
问题分析:您好,甲减是需要治疗的,甲减的出现不仅会使患者出现头晕、耳鸣、面色苍白、记忆力减退等病症,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甲减性心脏病等。找出引起甲减发病的主要因素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及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尽快好转,所以大家应对甲减的病因引起重视。甲减患者由于黏液性水肿常常手足肿胀、身体发胖,咸的食物会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水肿。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不同的甲状腺疾病、不同的病症,则治疗方案也不同。不能盲目治疗,以免造成病情恶化,祝早日康复。
有用0
张旭 江西二级甲等医院内科
擅长:消化内科,肝病科,妇产科
你好!你最好是检查甲状腺功能,先排除是甲亢病后再考虑中医中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痿症的病理现象主要有上肢或下肢机体软弱提不上力气,如果问题严重很有可能出现瘫痪,或者肌肉萎缩等病症。临床医学上认为为痿症与肝肾有着很大关系。病人对症口服药物进行调理治疗。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病人需要应注意饮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要进行应适当锻炼,同时注意休息。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治疗带状疱疹常用的中药有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桃红四物汤等。
如果患者体格壮实,常有心下痞硬,大便溏或者干,或者伴有“三高”,可以用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如果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瘀血症状明显的,可以用瓜蒌红花甘草汤合芍药甘草汤合桔梗甘草汤来治疗。在生活当中也应当注意,不要过度的情绪激动,不要吃热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治疗失眠的中医方剂如下所示:

1.百合九味方对失眠有明显疗效,包括党参、琥珀粉、五味子、龙牙、百合、浮小麦等。所有药物加水后文火煎制。按时服药可以起到养心安神、宁五脏、润燥的作用。

2.半夏橘皮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带来的危害。该药物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等组成。加水后,将药物煎煮。及时用药可以有非常好的疗效。

3.对于心脾亏损、心血亏损引起的失眠,中药可由制远志、炙黄芪、太子参、当归、炒白术、茯苓、酸枣仁等制成。以上药材水煎。患者每天服用可以缓解严重的失眠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确定肺癌后,首先要根据病人的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这些治疗结束后,可以口服中药进行调理。中药抗肿瘤的作用不明确或者很弱,不作为肺癌的首选治疗,但也有中成药,比如复方斑蝥胶囊、回生口服液可以试用。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清湿热的中药方剂都有白茅根、玉米须等。在中药里,有不少药材都具有祛湿热的作用,当我们感到体内有湿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化湿。常见的祛湿中药有薏仁、红豆等。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一般情况下,对于三叉神经痛,可以通过传统的中草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是只能达到一定程度,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可以选择中医的中成药,也可以通过针灸来进行调理。针灸还能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来达到完全根治的效果。大部分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后都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多休息,同时坚持清淡饮食,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适量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瘦肉等,能够增加体内的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张捷主任医师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帮助用户:5
擅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采用定向手术和吗啡泵等治疗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毁损术等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采用定向手术进行大脑深部病变的活检及治疗等。